首页 > > 孤鸿 > 第188章 年前年后

第188章 年前年后(1/2)

目录

最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此时却突然出现了,群臣惊诧不已,三三两两窃窃私语。

“何爱卿怎么突然回朝也不提前通知一声?”比起群臣的惊奇,宣帝则表现的镇定得多。

“陛下,何家世代忠心耿耿,是微臣教子无方竟教出这逆子,此次微臣携子快马加鞭连夜赶回来是特意来向您请罪的!”为吴国镇守边疆几十年的何罗山满面风霜,脸上虽爬满皱纹,但是双目坚毅,军人气势丝毫不减当年,来不及换甲,他骑马进宫一路直奔迎松殿,带着大儿子何枢一起气势汹汹走进殿中,二人一点也不含糊,双膝重重跪在地上。

“何爱卿的忠心朕心知肚明。”宣帝起身缓步靠近何罗山。

“边境微臣已安排妥当,陛下只需派人前去接替,何家军听凭差遣。”何罗山言罢将兵符双手呈上。

灵王闻言脸上依旧一副不知是喜还是惑的表情,只是拿起的酒杯迟迟未曾放下,定定地看向何罗山和何枢。

宣帝将要走到人面前,问:“爱卿此言何意?”

“为保何家世代清誉,微臣与犬子决定辞去军中一应大小事务,只求陛下放了我那逆子。”

“爱卿言重了。”宣帝表面上并不追究此事,但还是将兵符接了过去。

何罗山抬眼看着宣帝将能指挥何家军的兵符握在手心,心中有万般不舍,一股热血忽然涌上心头,举着的双手止不住的发抖。

“爱卿起来说话。”宣帝说着双手握住何罗山的双臂要扶人起来,何枢却猛然抓住何罗山一只手,力量传到何罗山身上,把人压制住似的,在宣帝的搀扶下何罗山却起不了身。

“枢儿。”何罗山压低声音侧过头看向何枢。

何枢比何桓年长六岁,自小受何罗山教导,不管是坐着还是走路,身子都挺得如板子一样,不但长相是一脸的正气,就是声音也浑厚有力,人近而立,脾性就已经很好地继承到了其父刚正的精髓,“爹,孩儿不孝。”

就在一众人还不明白何枢何出此言时,只见人从束着的袖口中抽出一把匕首,未待旁人反应过来,下一刻这把匕首就架到了宣帝的脖子上。

“救驾!”福总管吓得手脚慌乱,尖着嗓子大喊道。

“御林军何在?”福总管跑到殿门口里里外外张望着。

座中大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在座的几位武将属李巩职位最高,然而此人却只是跟着诸臣一齐起身,还未等人看明白是个什么局面,门外冲进来一群官兵将何枢他们三人团团围住。

“我看谁敢轻举妄动!”何枢威胁道。

“退下!谁敢伤了何家两位将军朕拿他是问!”宣帝僵着脖子道。

御林军只得退守在一旁。

就是一向镇定的灵王突遇此大变,一时也惊慌失措得随着大臣一起远远退到一旁。不过很快灵王就捋出了头绪,他心想今日苏道明不来肯定与此事有关,何罗山救子心切,听信了苏道明的谗言,助他谋逆,此时何枢已挟持到宣帝,只怕苏道明的人马就要从宫外攻进殿里了。

“灵王殿下,我们何不趁人不注意从其背后将人射杀?”御林军统领退到灵王身旁小声问道。

此时何枢和何罗山正是背对着他们,如若此时射出暗箭,定能将敌人制服,可是宣帝有令不得伤害何枢和何罗山,统领不敢私自妄动,只得询问灵王的意见。

“父王说不能伤便不能伤。”灵王淡淡道。

“可是我们不应该以陛下的龙体为重吗?”统领为难道。

“就凭他们二人只有死路一条,想必宫外有人与他们里应外合,统领现在应该派人去守住皇宫,避

免逆贼攻进来才是。”灵王道。

“难道置父王的安危于不顾了吗?”岳王一遇到棘手的事情,情绪就显在了脸上,这次突遇此大变,已是吓得脸色铁青。

“大哥若念及父王安危便在此护着,我同统领去守住皇城,今夜恐怕是睡不了安稳觉了,大哥好自为之。”灵王言罢,从群臣身后悄然出了殿门,统领在其身后默默跟上。

岳王失魂落魄地看着还僵持在殿中央的三人。

“何枢你要什么尽管跟朕说,朕都满足你。”僵持许久,宣帝已经有些体力不支,双腿发软,人被何枢架着才不至瘫在地上。

“放了我弟。”何枢岿然挺在宣帝身后,宛如一座大山要压倒宣帝。

宣帝被笼罩再何枢的影子里,淡漠地将视线投向一直站在一旁的何罗山,“何将军你可不止是教子无方,何家世代声名今日恐怕都要毁在你手上了。”

何罗山无甚反应,只是满面愁苦地翻了翻眼皮,将头埋向一边。

“现在就去放人。”何枢把架在宣帝脖子上的匕首晃了晃以示威胁,福总管看着几近就要划入人咽喉的刀子,吓得按住心口,才有了口气忙派人去把何桓带过来。

何枢不放心,硬是挟持着宣帝一起去了监牢,又不许有人跟着,宣帝一一答应,吩咐任何人不得跟过去。余下的人当中面面相觑,拿不定主意,岳王是皇子,宣帝向来又喜欢他,按理说应由他决断,可是岳王一心顾及宣帝安危,唯恐自己轻举妄动伤了宣帝,便让一众人听宣帝吩咐,按兵不动。

统领带着御林军全员出动,空寂的皇宫道上一时火光熠熠,好似一条长龙穿梭其间,巡视各处有无异动。灵王下令各处宫门严防死守,在判定敌人尚未埋伏在宫内后,灵王料定苏道明许是带兵从宫外攻进来,于是登上宫城,做好了和敌人鱼死网破的打算。

此役打下来,只怕吴国的天下就有了易主的人选,灵王在等候的过程中想到,宣帝已在敌人手上,只怕凶多吉少。死了,理所当然地要选新主,宫内大臣十有八九是站在自己这边,不管宣帝临死前有没有口谕传位于谁,最终寡不敌众,岳王终是敌不过自己。如果没死,正好可以让宣帝和天下人看看,只有自己可以挽救颓势,击溃逆贼还天下太平,不管宣帝愿不愿意,到时民声鼎沸,群臣进谏,想不立自己都没有理由。

大雪纷飞,灵王负手立于城墙之上,将事情盘算得清清楚楚。只许胜不许败,灵王从不会想事败了又会如何。

不过,老天连胜负的机会都不给人,灵王如石像一般将视线投向城下,近一个时辰要过去了,大雪依旧,灵王的肩上铺上了一层雪花,人近乎冻得要麻木了,然而城下连半个影子都看到。

“殿下,恐怕事情有变,也许他们临时放弃了。”统领走上城楼道。

“怎么可能会放弃?!都走到这一步了,苏道明又不蠢,难道不知道乘胜追击?!”灵王依然不甘心,即便双目冻得发红,还是锲而不舍地盯着同一个地方。

“刚才宫中传来消息,圣上已经安然无恙,殿下不必担心。”

“安然无恙?!”灵王猛地转身看向统领,“何罗山和何枢呢?”

“从偏门出宫了。”

“怎么会这样?”

“末将不知,殿下去问圣上吧。”

灵王怅然若失,失神地愣了愣,随手将肩上的雪拂去,可是心中仍有不甘,命人继续严守城门,自己则回宫一探究竟。

如一切发生得都不合理一样,宣帝给出的解释也十分让人难以接受。

宣帝说念及何家功勋,这一次便既往不咎,只是将何罗山、何枢以及何桓贬

为庶民,何家逐出吴国境内。

若不是灵王亲耳听到宣帝这么说,他绝不敢相信做了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的人还能得到这么大的宽恕,也不知是宣帝宅心仁厚,还是人老糊涂了。

宣帝以受惊为由,三言两语对惊魂未定的大臣随便敷衍了几句,就把人都给打发走了。临别前,宣帝还不忘赞许了一番灵王行事周到,只不过那句赞赏,灵王听来却很不是滋味,最后,也不得憋着一肚子气出了宫。

黑地里的人似乎等了很久,头上、身上落了不少雪花,见两点火光朝这边移动,马车隆隆,再近些看清是灵王的马车出了宫门,便迎了上去。

“苏道明今日有何异动?”灵王一只手掀开车帘,人仍坐在黑暗里,看不清神色,只是听语气能听出这个一向不表露喜怒的人这会儿在努力压制着自己的怒气。

“丞相府今日并无异动,除了寻常家仆出入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丞相上一次外出也还是在三天前的早朝。”

“怎么可能!你确定他在府上?”灵王厉声道。

“属下确定,府里有我们的人,她亲眼看到丞相每日进出书房,除此也别无去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