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人如虎 > 第四十三章 厌恶

第四十三章 厌恶(1/2)

目录

孟濯缨轻轻的给他盖上了“被子”, 随后照旧起身, 悄悄的回了里间。

谢无咎浑身都僵硬了, 听着关门声,又等了片刻, 确信她不再出来,才喘了口气,放松下来。

这一放松,手下意识摩挲在“被子”上, 指尖是细腻的修竹纹路。原来不是什么被子,确实孟濯缨的外袍。

衣裳上一股淡淡的清香,似兰似馥,明明白白是一股香,却又不同于任何一种香。即使再淡了去, 也绝不容人忽视。

好像去年寒夕, 陛下得的一块金香玉,雕就亭台楼阁,繁复华丽,却依然掩不住冷冽玉石上的缠绵女儿香。

“啪!”

谢无咎冷不丁扇了自己一耳光,觉得颇为糟乱。翻身坐起, 借着微弱的天光, 看清了,真是孟濯缨的袍子。

孟濯缨的袍子……

孟兄弟的, 香喷喷的袍子?

谢无咎更糟乱了。

好好的男儿家, 呸, 好好的男子汉,大老爷们,用的什么熏香?

熏得人心里头怪烦气的。

他又躺回去,一时又不能畅快的入眠,索性把大理寺几个悬案拿出来慢慢思忖,这一想,自然就想到了孟濯缨母亲及妹妹的“意外”。

对于这个案子,谢无咎本就十分的上心,此时更是把倒背如流的案卷和证词都拿出来,翻来覆去的回忆,企图找出一点疑窦之处。

想得入神,倒也平息了方才的烦郁,不慌不忙的睡了过去。

翌日辞别聂玉,二人原路返回,中午时分到了姑苏城中,恰好赶得上午膳。

再略一逗留,隔日便一起回京。

永平伯也是今日启程,但分了两路,他自己在前面,带着儿媳袁氏和怀有身孕的卢娘子。至于柏旸的尸身,永平伯原本也是万分不舍,要亲自跟车,但卢娘子有孕,身子又不佳,唯恐冲撞了这点喜气,只好让几个管家,尽心尽力的护送。

徐妙锦上了船,本来等着看谢无咎的笑话,却没想到,这人走了一趟江南,竟然彻底不晕船了。

只有毛豆一匹马,恹恹无力的靠在栏杆上。

谢无咎含着药丸:“孟大人,就发发慈悲,也给毛豆一颗呗。”

孟濯缨轻哼一声:“你真当我这药丸,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的?自然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给的。”

晏奇道:“人和马不同,你可别一时心疼,再把毛豆儿给吃死了。忍着吧!”

谢无咎也只好作罢。

回京时,京中飘起小雪。这是今年的初雪。

翌日早朝,二人进宫复命。自此,这位“空降”大理寺的孟少卿,才是第一次早朝。玉面殷唇,目光清澈,身姿挺拔的站在大理寺卿谢中石身后。

虽是年少,却是个令人一眼就不敢小觑的少年郎。

她本就生的好,兼之自带一股风流,三分正气,与剩下的七分“美色”,甫一露面,倒有一大半官员生出好感,尤其翰林一脉的文人,更愿意与之亲近。

陛下一见,果然也笑:“孟卿这般的好容貌,再过二年,可要把燕爱卿都比下去了。”

言毕,自然是不加吝惜的嘉奖二人。

谢无咎听的陛下夸奖孟濯缨,心中自然高兴,直比自己得了赞许还要服帖。忽觉有一道视线,他抬头一看,却是陛下方才提到的“燕爱卿”——国子监祭酒燕衡。

毕竟朝堂之上,燕衡目光匆匆掠过,就转了过去,似只是随意的瞥了一眼。

可谢无咎却隐约从他目光中察觉到,一丝厌恶。

他虽不及孟濯缨敏锐,但也是个人堆里打混的老油子,尤其对于“恶感”,更是不会看错。

若论公,孟濯缨与他燕衡,从未有过交集;若论私,燕衡曾是孟濯缨妹妹的未婚夫,那女孩儿早夭之后,燕衡守了三年,直到今年期满,才重又和城阳长公主之女蓬莱县主定亲。

曾有过婚事,这是亲故。既并无仇怨,这恶感从何而来?

谢无咎本也没再深想此事,可和孟濯缨下朝时,一路行至永乐巷,恰好,前方出了点乱子。

三人好巧不巧,马车被堵在了一块。

燕衡冷冰冰的,正挑帘查看,见他二人坐在一辆马车上,随意扫了一眼。

正当谢无咎做好一个“微笑示意”,打算和他打个招呼时,燕衡直接放下了帘子,阻隔了三人的目光纠缠。

这样一来,“混不吝”老谢就不能乐意了。

都是朝廷命官呢,你官大一点又如何呢?咱们又不是一个系统的,你再大的官也管不着我们大理寺啊?

更何况,翰林院、国子监,都是些清贵文人,做了再大的官,轻易也不能摆出官架子,反而,官越大,越是泰斗级别,越要平易近人、虚怀若谷。不然,要被天下文人们喷死了。

谢无咎敲敲车门,不等里面人回答,径直把门帘掀的老大,道:“燕大人,好巧!”

燕衡嘴角微微一抽:巧什么?下了朝,统共那么几条路,各回各家,这厮大概是要先送孟濯缨回府,孟府和燕府不过隔了一条小巷,能不碰的上?

谢无咎一脸笑嘻嘻:“燕大人,你看前面也堵上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疏通。我等都是同僚,不如一起去茶楼里坐坐?”

燕衡不语。

谢无咎可真是十二分的亲热,半点也不见外:“您总不是要推辞吧?也是燕大人少年成名,自然看不上我们大理寺这些舞刀弄枪的匹夫……”

这拙劣的激将言辞,也太不走心了。

燕衡心里冷哼一声,想起车里坐着的孟濯缨,不由思量,这究竟是谢无咎自己的主张,还是孟濯缨授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