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越之学神偶像 > 熔点

熔点(1/2)

目录

人红是非多。

考完试的姚珊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一夜爆红的滋味, 就被打上了哗众取宠的红戳, 挂在各大新闻头条顶端示众。

原因无他, 只是因为她在高斯学院时的化学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姚珊只是个很普通的学生,他不认为她具有发明制碘术的实力。

凭心而论,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

听风就是雨的吃瓜群众或许会被横空出世的制碘术一叶障目,但与姚珊朝夕相处过的老师难道还会掂量不出她的斤两?这小姑娘长相是有的,家世在华夏国也可以横着走了,但其学术水平在高斯都不算出彩。说她能自主研发制碘法,简直是睁眼说瞎话。

数百年来水蓝星一直在科研上毫无寸进, 所有的科技产品都是拾地球人的牙慧, 基础学科的研究更是止步不前。如果真有那么容易就被姚珊找到突破口, 古往今来那么多化学大牛的脸该往哪里搁?

难不成,全天下就只有姚珊一个聪明人?

一些被制碘术莫名戳到了痛脚的学界人士通过各种渠道疯狂抵制姚珊,大肆嘲笑她的不自量力。在他们不遗余力的助攻下,姚珊以飞一般的速度由粉红转向紫红, 然后以更快的速度转化成了深黑。

傅海潮至少收到了二十家媒体的采访邀请函,无一例外都希望姚珊正面回应外界的质疑。

来者不善。

“你在视频里得到的物质到底是不是碘?”傅海潮虽然管着一大批学术偶像,本身学历却不高,盯着视频研究了半天也研究不出个所以然, 只能虚心请教始作俑者,“你得我透个底, 我才好安排后续的工作。”

站在傅海潮的立场上, 他当然希望姚珊的制碘术是真的。

水蓝星上的科研水平极低, 哪怕是极小的成就都能让学术偶像吃用一辈子。傅海潮的奖金与旗下偶像的收入直接挂钩,姚珊吃到了肉,该他喝的汤绝对少不了。

可是,说姚珊发明了制碘术,哪怕是做梦傅海潮都不敢想得这么美。

太不可思议了。

地球覆灭时,由于诺亚方舟上的空间有限,大部分书籍都被存储在方舟的芯片上,只有极少数特别珍贵的古董级原件、以及船上乘客私人所有的书籍才以纸质的方式保存。其中,大约百分之九十的书籍因为所在的航空舱受到陨星撞击而遗失,最终被成功移交到水蓝星各大国家图书馆的部分十不存一。

因为诺亚方舟爆炸时存有的芯片也随之灰飞烟灭,水蓝星上现有的各类学术研究均以这不足百分之十的纸质原件为蓝本。可是哪怕寻遍这些书的犄角旮旯,也找不到任何关于制碘方法的记载。

这绝对属于姚珊的原创。

足够有新意、也足够大胆的原创,被称为胆大包天也不为过。

可以预见,如果制碘术被证实是错误的,姚珊会受到多么严厉的批判。

但她胸有成竹:“是不是碘,证明一下就知道了。”

“所以,那些黑乎乎的东西真的是碘?”傅海潮恍恍惚惚,觉得姚珊的声音像梦境一般缺乏真实感,“我说,你确定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别这么紧张!”姚珊看他好似撞见了鬼一般地脚步虚浮,好笑道,“你只要帮我接下影响力最大、收视率最高的那档节目的邀请就行,剩下的事,交给我。”

“影响力最大、收视率最高……”傅海潮咽了咽口水,艰难地重复姚珊话语里的两个关键词,深觉她像刚刚下凡的仙女似的浑身冒着金光,闪瞎了他这个凡人的狗眼。

这是要玩一票大的啊!

华夏国眼下最热的学术访谈类节目非《学术热点面对面》莫属。

这是一档由华夏电视台制作的全渠道直播访谈,每一分钟都有上亿观众收看,历来只邀请炙手可热的学术偶像参加。以姚珊的资历,若非有制碘术以及华夏三大世家继承人的光环加成,哪怕再奋斗个二十年,也不见得有机会成为节目嘉宾。

但是,机遇与挑战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学术热点面对面》上露脸的机会再难得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姚珊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固然会一鸣惊人,可如果她在镜头下现了原形,这辈子恐怕都翻不了身了。

那可是妥妥的丢脸丢到全国人民面前的节奏。

“真的要接洽《学术热点面对面》?”傅海潮怕小姑娘不知轻重,意气用事自断了前途,特意跑去请示姚逸,“你看要不要稳妥些,换个不那么招风的节目?《学术热点面对面》的主持人是成名已久的学术泰斗孙珈宁,对所有学术问题都很较真。他的眼里可揉不得半点沙子,不见得会给姚珊留面子……”

“珊珊说,面子是自己挣来的,不是靠别人施舍的。”姚逸连姚珊转学都能无条件支持,上个综艺节目而已,只要姚珊愿意,他没有阻止的理由。

制碘术的事闹得这么大,除非她打算永远避而不谈,否则哪怕挑个小平台发声,关注度也少不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干脆大张旗鼓地喊人来看。

姚逸的思路非常清晰:“至少,她人生中的第一个访谈就是国家级的王牌节目,起点摆在这里,一出道就是毋庸置疑的准一线。”

傅海潮:……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偶像造势讲究趁热打铁,傅海潮抛开顾虑,火速谈妥了访谈合作,亲自将姚珊送进了位于帝都的《学术热点面对面》演播厅。

考虑到姚珊是第一次参加综艺访谈,他在飞机上神秘兮兮地塞给她一本据说属于高斯学院顶级机/密的小册子,再三叮嘱她必须抓紧时间深入学习,力争在拍摄节目时能够融会贯通。

“这么厉害?”姚珊被勾起了兴趣,翻开第一页,凑到灯光下细看。

封面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九个大字:学术偶像之菜鸟心经。

第一招:攻心为上。

按语:时刻牢记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的古训,对待主持人要如同春风一般地温暖,不遗余力地恭维他、奉承他、吹捧他,获得主持人的喜爱是访谈成功的一半。

……

傅海潮引以为豪地挺了挺他的肚腩:“你别小看这本心经,虽然只有二十三页,却凝聚了许多前辈的毕生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忠言,只要严格按照上面的条款修炼,绝对能成为华夏学术圈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到时候,我再传授你此书的第二册《学术偶像之葵花宝典》,包你打遍天下无敌手,走上人生巅峰。”

姚珊:……我谢谢您了!

按照常规,十来岁的未出道小学员乍一见到业界闻名遐迩的学术大咖,哪怕不跪下唱征服,也该礼节性地表达一下对对方学术水平的高山仰止。可是姚珊上网查了一下孙珈宁的学术成就,发现孙珈宁最著名的一本著作名为《混合遗传》。

他用长达三十万字的篇幅系统论述了一个早在二十世纪就已经被证明为错误的观点:双亲的特征会在后代身上融合在一起,就像把黑、白两色的颜料倒在一个桶里,会得到灰色的颜料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