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世宜 > 永结同心

永结同心(1/2)

目录

丑时豫亲王府内, 李沅得了李如风的禀报后也只是闭着眼微一颔首。他乃失恃失怙之人, 又是男子, 对谢世宜即将面临的至亲分离无甚同情,他所在乎的无非是谢世宜能否安分出嫁而已。

再过两个时辰便要入宫去向太皇太后行礼, 四个时辰后的巳时,则要去谢府接亲,之后回府宴客,翌日再次领着谢世宜入宫……

李沅睁开眼, 整了整身上的玄色织金麒麟吉袍,起身往门外走。

吱丫一声雕花木门开,外头的寒风吹进屋内,直直拂过人面。李家德猛然间打了一个冷颤, 取来一旁挂在赛马图屏风上的玄青色羽绉面鹤氅欲替李沅披上。

“ 主子,夜里天冷,奴才替您多披件衣裳。”

李沅抬臂掌心朝外一挥,微一摇头,径自跨了出去。李家德应了声是,将大氅挂在胳膊上垂首跟在了李沅身后。

廊下挂着的纸红灯笼透出艳红暖光,一个接一个沿着回廊挂满了整个王府。院子里的草木被修整得很是精致,即便是在将要凋零的时节里也仍旧开得鲜艳, 长得茂盛。

这一切的张灯结彩都是为了明日, 不, 应当说是为了今日迎娶谢世宜而准备的。李沅的眼眸沉静地扫过这华贵雍容的庭院, 目光转向更远处的似浓墨一般稠密的夜空。他像是叹息了一声, 只是声响还未破出咽喉便被憋入了胸膛。

主仆二人浸在热闹喜庆的光影里,李沅的面容却显得额外沉寂,身上的气息更是冰寒。一路行至王府中最深处的一处院落,那里供奉着李沅双亲的牌位。这是他在十五岁建府出宫之时,于紫兰殿的大理石阶前足足跪了两个时辰,磕了两个时辰的头才得来的。

这里是无名的偏僻院落,寂静且漆黑,孤寒阴森,欢喜的红色并未被允许侵扰多年前枉死的一双亡魂。

李沅亲自点了三支香,他的眼中已生不出什么浓烈的悲痛了。今夜来此只是为了告诉他的父亲母亲,自己将要娶妻。妻子不是八岁那年众人挤在漪澜殿中玩笑时定下的姑娘,但也是他愿意娶的人。

这夜过后,黎明降临,十年来的精心谋划将要付诸于行动,他会一步一步,慢慢地拿回所有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会将双亲合葬于帝后陵,追封谥号,且要遵循原本的行迹,让他们二人的后代,他今后出生的儿子执掌天下。

李沅的眸光黑而沉,面无波澜,深深叩拜。

卯时紫兰殿中,太皇太后身着玄色吉服端坐在正殿的贵妃椅中。黄门高声唱:“豫亲王请见——”李沅行三跪九扣礼自殿外二十丈处的乾门入内,每一拜便有黄门跟着和唱,直跪行入殿中方才停下。

太皇太后此刻心中亦是有千言万语,出口却也只剩威严的一句:“去罢,莫要误了吉时。”

李沅伏在地上,郑重地叩一叩头,再起身时已是泪流满面。太皇太后一瞧之下更是心碎,苍老的脸面上皱纹抖动,险些维持不住仪态要去搀扶。李沅行了礼退下,背过身时能瞧见他在抬臂拭泪。

待目送他行至远处时,太皇太后终于老泪纵横。她抬眼望一望精雕玉琢的藻井,低声道:“悟儿,哀家今后可算是能安心入地了。”

李沅在未央宫里他从前住着的宫殿内去换上吉服。吉服是绛红色的黑边金绣吉袍,上面绣着盘旋的四爪金蟒,镶边腰系金丝滚边玉带。宫女替他绾发沐浴后又将玄色的爵弁仔细地戴好。

爵弁两旁垂下的珠玉串贴在他耳旁微微晃动,清越的声响令李沅心中生出不耐。

距吉时巳时二刻还有近一个时辰。

李沅坐在黑棕色的高头大马上,身后停着銮仪卫预备的红缎围八抬彩轿,再之后年命相合生辰无忌的内务府总管率领属官二十人,护军参领率领护军四十人分为两列,垂首等候。总管内务府大臣之妻率内管领妻等八名担任随侍女官已先行乘马车赶至谢府与豫亲王府。

长乐宫门前的六个黄门高声唱:“ 吉时至,喜轿起——” 钟鸣丝竹响,绕梁不绝。

步军统领率百名禁卫开道,自宫门到谢府的路上,百姓皆背过身垂首静立。

温室殿内,皇帝听闻乐声,气地扔下手中的奏章,起身砸碎了李沅在去岁万寿节送上来的纸镇。

另一头谢府里也是熙熙攘攘热火朝天。小小的椒香阁内被众多丫鬟婆子还有亲戚女眷挤得水泄不通。丫鬟们提着红裙上上下下,椒香阁内的木阶梯都要踩烂。未央宫那头派来的嬷嬷正替端坐在妆镜前的谢世宜开脸,红线崩得很紧,弹在脸上引起一阵阵痒麻。

谢世宜心中一直暗念,好日子好日子,千万不能出丑,不能出丑,硬生生憋住了才没笑出来。

老嬷嬷放下红线,至丫鬟手中接过楠木梳。她枯瘦却仍白皙的手掌抚着谢世宜的一头乌黑顺滑的长发,赞一句:“王妃发顺,将来您的日子必定过得和美。”

谢世宜忍不住咧起嘴笑,余光四扫,不过片刻后又矜持地收回,“谢嬷嬷您的吉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