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2)
种过地的人到底是不一样,宽肩窄腰,身上还有股子踏实稳重的乡土气,好些个小姑娘都是被这样的表象骗走的。
冯三恪朝着这头走过来的时候,江洵如是想。
虞锦那张欠条还没写好,瞧冯三恪过来了,停住笔,抬眼送过去一个笑:“你怎么过来了?”
“累了,过来歇一会儿。”
江洵瞟他一眼,心里呵呵冷笑,堂堂个大老爷们,一身腱子肉,坐着称了会儿粮就累了?仿佛在说笑话。
偏偏虞锦还信了,把自己的水壶给他递了过去,冯三恪仰着头喝了两口。江洵眼睛都快黏在上头了,从冯三恪接过壶到他把水壶还回来,都一错不错盯着看,见人家全程没沾唇,江洵才勉强顺通这口气。
此处摆着几个杌凳,是离得近的人家给送过来的,齐齐摆成一列。冯三恪却没坐,路边有几个石头桩子,磨得溜平,夏天时给人纳凉用,他看也不看地坐了下来,仿佛不知冷似的。
江洵又暗道:心机!为了跟绣绣面对面坐着,简直煞费苦心。
两人对坐着,什么话都没说,偏偏有一种外人插不进去的和谐气场,弄得江洵反倒像是不识趣的那个了。
“大兄弟,来,到我这儿坐。”江洵拍拍自己右边的空位,眸子里灌满笑意。
冯三恪默默看他一眼,没挪窝。
江洵暗暗咬牙,继续笑眯眯道:“你叫三恪是吧,绣绣把你的事跟我提了提,过了年你有什么打算呀?我瞧绣绣这边都是一群半大孩子,天天跟玩似的,哪里是做生意的样子?不如你跟着我跑一趟,我带你去关中走一圈。”
虞锦心中微动,她知道冯三恪志不在商,当了掌柜以后也很少见他有个笑模样。而江家镖队几十支,天南海北哪儿都有,照三儿这沉稳有余、机敏不足的性子,当个镖头倒也不错。
心念至此,她抬眼笑问:“你想不想去?”
冯三恪几乎想也不想地摇了摇头。
江洵眉头一拧,继续撺掇:“大丈夫志在四方,出去见见世面多好,何必拘在这一亩三分地?你瞧我手边这些,各个都是说一不二的真汉子,而跟着你家锦爷的,渐渐都成了泥人脾性。”
“我江家也有大掌柜,单说京城的生意也不比绣绣家差,要不要跟着我?”
他费了半天口舌,再瞧冯三恪,人家眼里一丝波动都无,反倒透着一股子十分隐晦的阴险。
阴险?
江洵一疑,以为自己看岔了,下一瞬又改变了想法。只因冯三恪慢慢扯出一个笑,说:“我虽没读过书,却也知道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我这辈子就跟着爷,爷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江洵:“……”
丫丫个呸。
他就说!绣绣这么外热内凉的性子!居然能给他说好话!居然能把自己的水壶给他嘴对嘴用!这货怎么可能如面儿上一样是个老实人!果然是个老奸巨猾的东西!
瞧这话说的,“这辈子就跟着爷,爷去哪我去哪”!啊呸!自己嘴皮子这么俏都说不出这么矫情的话!他竟好意思!
虞锦眼里的笑快要化成一汪水了:“就冲你这句话,我怎么着也得把你教成大掌柜。”说完往江洵这边一伸手:“别撺掇我家掌柜了,喏,欠条,签吧。”
往欠条上恨恨摁了个手印,江洵一句话都不想说。
黄昏之时,过了秤的粮食已经装上了车,云来村的推车不够,把旁边村子的推车都借了来,一车车拉着往西城门送。满载的车上能装三四百斤,沉甸甸的,两人拉车尚显吃力,可这一趟赚得多,村民心里揣着股热乎气,行进速度倒是没慢下来。
整晒后的粮草黄澄澄的,落入眼中,就是一条金灿灿的道。
这么大的阵仗是瞒不过县令的,天刚黑的时候带着人来问情况。因为冯三恪的案子,虞锦和县令算是有了过节,县令不冷不热地跟她招呼了声,就凑上前跟江洵说话了。
知闻是江家收粮,陈塘百姓心潮澎湃,哪怕黑灯瞎火的,都出来凑热闹了。道路两边人头攒动,各个眼睛灼亮。
几千辆推车的盛景在年轻人眼中,只是瞧个热闹,只有陈塘的老人才激动得老泪纵横。陈塘穷了四十年,四十年前也曾有过天下客商云集的盛景,而这四十年间日渐凋零,这么大的阵仗还是头回得见。
夜路不好走,也比白天更冷,唯一的好处是摸黑上路,听到信儿的百姓要比白天少些。
京郊官仓空虚的事,司农官不欲外人知晓,在江洵离京前反复提点过不要传扬此事。丰州内乱的消息没传开,上头的粮草调令,底下人是不知道的,运粮兵又都打点好了,等从陈塘拉上粮以后再绕过海津府上了官道,便能神不知鬼不觉,除非有人之心专门拿捏。
因为提前有人传了信,另外三个村子倒是没比云来村慢多少,都跟在后边。
虞家护卫打马上前,倾身到车窗前道:“主子,刚才行过一个岔口,芦苞村有十几辆车往回走了,我叫人拦了下来。”
“往回走?”
虞锦没听明白,江洵却已经回过味来了,气得一拍桌子:“这是要带着粮偷跑的意思,各村粮食装了多少车,根本没人去数,我就觉得要出事,果然!他中途把粮车调走了,跑得一车就多赚一车!穷山恶水出刁民,连这等信誉都没有!”
粮都买了,明儿清早就要交了,气也没法子。虞锦吩咐那护卫:“叫咱们的人分散开跟车,看紧了。”
已经月上中天了,虞锦探头吩咐竹笙弥坚几人回府去,他们跟着没什么用。江洵揉揉眉心:“你也一道回去吧,你一个姑娘家,熬这一宿吃不消。”
“送佛送到西,你这边各种糟心事,我回了府也睡不着。再说你明早就要上路了,我总得送送,就当年前道个别。”
“这话说得还像样。”江洵心头微暖,不再劝她了。
刚上路没多久,云来村里正赶着牛车追了上来:“江公子!江公子!算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