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2/2)
“从长计议?”皇后厉声道,“陛下执意如此,我有什么办法?”
刘继从耳房听到母后的话,立即闪进母后卧室,哭道:“母后,孩儿是不是死定了?”
曹皇后一时无着,急忙安慰刘继,“谁说你死定了?待母后把你外祖父请来,一起给你想办法!”
正在母子无计可施之际,一内侍报进来禀报:“娘娘,九公主求见!”
“九公主?她来干什么?”
“说是来给娘娘请安!”
“早不请安晚不请安,这个时候来给哀家请安,是来看哀家笑话的吗?”曹皇后正欲说不见,李嬷嬷道:“娘娘,九公主可是陛下最为宠爱的公主,若是她能帮殿下说两句话,说不定殿下的事会有转机。”
曹皇后沉吟了一会儿,点点头道:“那就让她进来,看她说些什么。”
刘瑶一身宫装走了进来,原来刘瑶离开刘壬寝宫以后,就到明光宫补了一觉,醒来时,刘壬已经下朝,听说刘壬派刘继出征,心知自己这位大皇兄肯定不愿。刘瑶对这位大皇兄虽说没有多亲近,但也没有多反感,怕他万一一害怕弄出什么事情来于他于国都不好,不如帮他一帮。又听得刘继进了皇后宫中,这才找了来。
“母后安好,瑶儿给母后请安!”刘瑶对着曹皇后深深一个福礼。
“免礼!”曹皇后勉强挤出一个和蔼可亲的笑容,“瑶儿难得来哀家宫中,来,给公主看座!”
“母后,儿臣住在宫外,未能时常给母后请安,有失孝道,请母后恕罪!”听到曹皇后语带责怪,刘瑶再次施以福礼。
“允许你住在宫外是你父皇的旨意,哀家若要怪你,岂不是与陛下过不去?”
“多谢母后!”刘瑶又向坐在一旁的刘继见了礼,方才落座,也不再兜圈子,“听闻母后身体不适,不知是何缘故?”
“哎——”曹皇后长叹一声,“昨晚哀家做了一个梦,梦见仙人说你大皇兄有血光之灾,今日陛下就下了旨意让你大皇兄出征,你是知道他的,手无缚鸡之力,哪能上战场啊?”说罢,又用手帕抹了抹泪。
刘瑶微微一笑,“母后不必忧心,儿臣有个办法可为皇兄消去血光之灾。”
“当真!”皇后几乎从凤座上站了起来,刘继也是一脸惊喜。
“瑶儿,若能替你皇兄消去这血光之灾,母后谢你,你今后就是母后的嫡亲女儿!”她素知刘瑶诡计多端,她若有办法,那自己的孩子肯定有救了。
“母后,为母后分忧是儿臣分内之事,怎敢讨母后一个谢字”刘瑶恭敬道:“其实儿臣这个办法非常简单,只要皇兄照做,不仅皇兄性命无虞,还可以建功立业,博得父皇赏识!”
皇后与刘继对视一眼,一脸不可置信之色,皇后催促道:“瑶儿快说!”,
“八个字:坚守剑阁,拒不出战!”
见二人不解,刘瑶解释道:“剑阁号称天险,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三国时姜维以五万人据守剑阁,钟会率十五万大军来攻,竟久攻不下。皇兄只需坚守不出,梁毅就算三头六臂也无奈我何!”
“这——”
见皇后半信半疑,刘瑶压低声音道:“我得高人占了一卦,卦象说梁国不久将有外敌进攻,梁军将在三个月内撤军!母后不久即可验证!”
“那高人算得准么?”刘继依然有所怀疑。
“准!小妹以前曾经找他算过几卦,无不应验!”
见刘瑶如此说,母子二人终于舒了一口气,三人又说了些其他的话题,刘瑶借机告辞而去。
刘瑶从皇后宫中出来就随母亲去了云水宫。云水宫是萧贵妃住所,宫内宫室、回廊错落有致,假山庭阁点缀其中,最高的假山上垂挂起一帘瀑布,带着一汪清泉横穿宫室,落入宫庭中心的荷花池中,颇有些人间妙境的味道。刘瑶知道,这一切都是父皇的心意。父皇刘壬颇为宠爱萧贵妃,为讨萧贵妃欢心专门请人将宫室改建成了这个样子。自己小时候就很喜欢这个宫,因为宫里有一大片假山群,她经常与刘靖在假山上捉迷藏,又各自带着一群小太监埋兵设伏,玩起了模拟的攻防战的游戏。刘靖比自己年长七岁,一开始的时候自己总是占不到便宜,那时刘靖就会得意洋洋地以一个小大人的口吻对自己循循教导,渐渐地她也能扳回几局,以至于后面跟刘靖平分秋色。到后来刘靖也不敢小瞧自己,他们遇到疑问就一起翻兵书、一起照着兵书演练,一起发现兵书上的谬误之处,而不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那时候他们经常把个云水宫闹得天翻地覆、人仰马翻。萧贵妃也总是不生气,最多笑眯眯地责怪上一句:“这两个猴子,要把哀家的宫殿拆了吗?”遇上萧冀来到宫中,还为他们指点一二。有时,萧冀还会一脸赞赏地对着两个小人说:“不错!是个当将军的料!”。眼前景物如昔,只是转眼之间那个踌躇满志、生龙活虎的皇兄已经不在,刘瑶心中不免生起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来到萧贵妃寝殿,那位平时风华绝代、风情万种的女人此刻正抱着刘靖生前穿过的衣物坐在床头,眼神空洞、默默发呆。卫婕妤上前唤了两声姐姐,萧贵妃动也不动,就像没听到一般。一旁的宫女道:“娘娘听说三殿下死讯,当场就昏了过去,醒来时就变成这个样子。到现在一顿饭都没有吃……”卫婕妤叹了口气,在屋里陪着萧贵妃说了好一阵,只是萧贵妃依然没有任何反应。卫婕妤无奈,只得起身告辞,领着刘瑶走出了寝殿。来到殿外,卫婕妤回头悄声对刘瑶道:“萧贵妃算是完了。”
刘瑶心中一窒,内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正走着,抬眼看见一位俏丽的少女坐下石凳上饮泣,也没注意到来人。刘瑶一看,正是萧贵妃之女,刘靖的同母妹,六皇姐刘蓉。与三皇兄豪爽的性格不同,许是因为自己是庶出的公主,自小又被才能突出的哥哥夺去了母妃不少的宠爱,刘蓉打小多愁善感。平时刘瑶也不敢与她多有接触,生怕自己哪句话戳中了她的痛处,引得她泪水涟涟。以往刘靖对这个妹妹颇多照拂,如今三皇兄已死,宫里少了一个对她嘘寒问暖的人,她怎能不伤心?刘瑶过去劝了几句,谁知刘蓉越哭越厉害,刘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想起即将出征的周雁,便索性去了京郊大营。
“我觉得对不起三殿下,三殿下是为救家父而死的。如果当初是我出征,今天死的就是我。”面对刘靖的死讯,周雁自责不已。
刘瑶看着这个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男子,心中感慨:她的雁哥哥总是这样善良、这样深体人意,不禁柔声劝慰道:“你也不要自责了,是梁毅太过凶残,当今之计,我们只有打败梁毅,才能救出周伯父和周大哥,为三哥报仇!”
“对!我要去会会这个梁毅,看他怎样三头六臂!”说这句话的时候,周雁语气始终平静,没有一丝义愤填膺的样子。
刘瑶知道她的雁哥哥从小就是个头脑冷静的人,没想到在亲人生死关头,依然能够方寸不乱,心中不免敬佩,道:“此去剑阁,雁哥哥务必要忍耐。此前跟你说过的计划进展顺利,只需再等上些时日,形势必然有变,那时就是我们战胜梁毅的良机。”
“公主放心,我不会莽撞行事,更不会把士卒的性命当儿戏!”
大军开拔当日,传来了太尉重伤致死、周大将军父子殉国的消息,刘壬愈发寝食难安,成都的上空笼罩在一片惨淡的愁云当中,城中竟有不少大户人家举家迁离成都。
刘继率军一到达剑阁,就下令闭关死守。
数日后,梁毅也率军到达剑阁,尽管他派人在关前百般挑战,刘继就是闭关不出,一时间梁军也无计可施,双方不知不觉在关前僵持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