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2/2)
“林晏的这篇论文完成度还是很高的,结构也比较清晰。《根据稳定同位素分析河姆渡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这个课题国内研究的还比较少。国外稳定同位素应用比较成熟,国外研究这种课题通常同时对陶器进行残留物分析,两者互相印证再得出结论。当然就稳定同位素的运用而言,你做得已经很好了。”
“谢谢老师,我会加以改进的。”林晏将魏召南的话记下,其他老师对林晏的论文也比较满意,小小提了几个建议就下一位了。
答辩结束后,林晏找到魏召南,向他请教残留物分析的相关问题。魏召南便带林晏去了他的办公室,和他详细讲了相关的知识,然后又对林晏的毕业论文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并建议他修改之后投递到国外期刊上。末了又问林晏还在本校读研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从书架上抽出一些英文期刊,递给林晏。
林晏接了书,走出办公室看到外面的垃圾桶里放满了饭盒。恍然,转向从系办拿了盒饭,想要拿去给魏召南。走到门口,看到魏召南一手捂在肚子上,一手给自己倒热水。
林晏摩挲了一下失去温度的盒饭,又转身将盒饭扔进垃圾桶。
“老师,刚刚问了这么多,都错过了午饭了,老师要一起去食堂吃午饭吗?”
“我待会去外面吃,”魏召南抬起头,随后又补充道“我还没来得及办校园卡”。
“老师我有校园卡,我请您吃……从这里到校外吃饭至少要25分钟。”
魏召南不好再三拒绝学生的好意,便站起来,和林晏一起去食堂。
Z大有号称中国最大的食堂,有整整三层。两人各点了一份套餐,默默地吃。林晏不说话,魏召南怕气氛尴尬,便问暑假里打算做什么。
林晏咽下口中的饭,然后回答:“导师安排了实习,在Y市的德昌宫遗址”。
“你的导师是?”
“秦老师。”
魏召南笑开,“秦老师暑期要去英国开一个国际会议,没有时间带你们去,本来还在愁你们要自生自灭了。但是恰好我来了,秦老师就把你们两个委托给我了。”
魏召南笑起来的时候有些温暖,像春雪消融。
林晏和魏召南加了微信,又组了个群,拉了同去实习的其他同学。
毕业论文林晏毫无意外拿了优秀。毕业的手续很繁琐,上传最终版的毕业论文,将所有借的书归还图书馆,结清水费电费,退租空调和饮水机。去院办拿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又去申请了研究生宿舍。这些都一一办好的时候,就到了六月的尾巴。
毕业典礼上学校给每位学生送了一份礼物,一枚花岗岩印章,一头是校徽,另一头可以刻上自己的名字。还附了一张小小的贺卡,“你将与历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名字一起,分享Z大人这一光荣的称号”,收获了一堆女生的好感。
从毕业典礼上出来,阳光洒了一地,同学们笑着告别。
在家里待了几天,林母一开始还变着花样做菜,没几天就失去了兴致,让林晏自个儿点外卖解决。林晏便又回到学校,准备找点实习遗址的材料看看。
这天林晏又在图书馆待到了阿姨赶人。因为是暑假,学校里没什么人,路上空荡荡地特别安静。林晏走过人文学院的时候,便看到魏召南站在路灯下,手上夹着半支烟,烟气萦绕模糊了脸。
人文学院楼里大步走出来一个人,魏召南迎上去,嘴角勾起一个温暖的弧度。
“别抽了,牙齿要黑了。”那人随手便把烟抢下熄灭。
“好”。魏召南的声音散在空气里。
“走吧,看看你的新居,你搬家的时候我都没去。”那人拍了魏召南的肩膀,拿出车钥匙开了车门。
那人是古代文学研究所的杨之水,文学院的风云老师,林晏上他课的时候便想起“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