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综穿之女人当自强 > 王夫人

王夫人(1/2)

目录

朝廷开始如火如荼的禁烟,尤其是所有外国的商人,但凡差出有鸦片的,全部被扣押,等待缴纳保释金才能回去,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本来他们打死直接将这些人处理了,但是,被西方各国联合起来攻打过来,那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有人受到惩罚,有人获得更多的利益,比如更好的货源,价格便宜而且质量好,还有一年的减税。如此,敌对双方就不是中外,而是外国人之间的矛盾了,特别是在有大清的官员声称,他们是收到了有人举报的情况下。不得不说,贾政这招实在是太聪明了。

实际上是史谨的意思。之后,弄到100门火炮,在沿海地区设置炮台,这些炮台的地点设置的实在是聪明,交叉火力,想逃脱这些炮火到大内海,也就是东海,除非他们发展了空军。当然,事情总是在变化的,尤其是这些年的老爷兵太多了。不得不防,还有军中的人吸鸦片,清理出许多人,加上有人吃空饷,实际上,他们是人手不够的,这也再一次提醒了康熙,他们没那么安全,贾政在奏折里说的很明白了。虽然户部、兵部的人持不同的看法,但还是有明白人的。所以,在北边打仗的时候,南方的防御也需要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了总督夫人,这可是真的地头蛇,和云贵不能比,这里更简单,只是土地不够肥沃,大家都很穷。当然,只是百姓穷,这里经常干旱缺雨,这个没有办法解决,但是可以引进抗旱的作物,比如红薯。亩产千斤不是问题。肯定能让大家解决温饱问题。所以,现在陕甘两省都开始大面积的种植红薯,而且这些红薯是从海外引进的品种。还有许多人开始做药材种植,不仅是限于西洋参,而这边的药材真的不少。

还有这里的酒,也酿的不错,还有本来就是胭脂水粉的爆发地,所以在总督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就会在全国开花,所以,经济发展,农业能保障普通民众的温饱,还能酿酒,制作胭脂水粉,或者为朝廷打工,运送粮食,都可以让家里的经济得到改善。对一年还不显,第二年开始,就明显了。从外地进来的好料子更过,而且两个省的省城更加的繁华,来自各省所生意的人也多了。

总督府总是门庭若市的,三节两寿,从来都忙,不过大家送礼都很聪明的不送那些金银或者银票,而是送王夫人喜欢的织锦、缂丝、丝绸、珠宝,HIA送一些难得的宝贝,但是写的礼单却非常的讲究,比如送了十匹云锦和十匹缂丝的人送礼单上写的就是绸缎二十匹,送鸡蛋大的夜明珠的人也会在礼单上写着,大珍珠一颗。而送黄金的人就更有意思了,纯金的一米高的大佛,做工一般,但是重量惊人,对方只是在礼单上写着镀金佛像一尊。真是聪明啊!

缂丝其实也是云锦的一种,反正现在王夫人知道这妆花锦缎和提花锦缎都是丝绸工艺的顶峰制作,就更是只进不出了。而她的爱好也从来不隐瞒,逛街必然会去看各种锦缎和绣品,还有各种宝石。所以送礼的人都知道该总什么了。

王夫人在本地搜集了不少的药材,还有各种花卉和水果。酿酒、做成药、做胭脂,有王夫人巨大财力的支持,两省的经济发展的非常迅速。而她还大力的扶植本地的纺织业,要知道,谁都不能怀疑古人的智慧,王夫人喜欢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锦缎,下面的人就知道这位夫人的喜好了,而她高兴了,随便给一条道,那就是大买卖,何况如果有了云锦或者其他漂亮的锦缎,别人不说,王夫人绝对会给最高的价格,这就值得人费心啊!

要知道这云锦可是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云锦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多姿,集历代丝织工艺之大成,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状态。而陕甘两省的人就算是为了迎合王夫人的喜好,也会不择手段的去找来工匠,发展纺织业。这用了一年的时间,第三年,当朝廷开始出兵的时候,王夫人这边已经开始收货了。虽然十天才只能织两三厘米,但是工匠多啊!换人不换岗,200匹锦缎,王夫人直接给了2万两黄金,要知道,这云锦都是用金银线织的。给别的不如给金子。

探春也是一个喜好漂亮东西的,看到这么多的锦缎,自己先挑了喜欢的,一下子就抱走了二十多匹。这个强盗。王夫人觉得不能惯着她,让她绣花去。还得帮着王夫人看账本。

两个外孙来了,还有自己的小儿子。王夫人担心的不行,把自己身边的六个侍卫送过去保护。就怕出什么事情。而且王夫人还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情,自己的丈夫和四爷是经常通信的。也是,即使不站队,那也是四爷一党的,不说都是,当然要听四爷的话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