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2)
“这就是那个民间的丫头?”阿武靠近,探身瞧了瞧,姿色中上,大概是受伤失了血,脸色苍白,转身问道,“太医开的药如何?”
令妃在一旁答道。“已经好多了,只是失血过多,身子虚弱,需要静养。”
“容嬷嬷,回头从库房里挑点儿补品送来,姑娘家家的,人小,不要那大补的,温养就好,小心补过了头就糟了。”
容嬷嬷应了。人睡着,阿武便出来了,又跟令妃嘱咐了几句,然后前呼后拥出了延禧宫。
皇后娘娘这一探,将原本就沸沸扬扬的留言更加坐实。连皇后娘娘都亲自去探望,那延禧宫里那位看来是真格格了,太监宫女们凑在一起叽叽喳喳,把延禧宫那点子事倒了不知多少遍。令妃听了心里安慰,皇上对这私生女颇为看重,现下又全权交给自己接管,圣宠又加重了几分,越发得意。
阿武听见了只一笑置之,真真假假的有什么要紧,当真认下了丢脸的也是皇帝。
小燕子能下床之后,皇上开始安排令妃身边的佟嬷嬷教她礼仪。这一教可不要紧,才发现这位未来的格格乃是身怀绝技之人。
小太监跟皇后学着小燕子如何对付管教嬷嬷的事,笑得阿武前仰后合,可是动作不能太大,这旗头不轻,稍有不慎怕是要闪了脖子。阿武连忙叫丫头们把旗头取下来,靠着软塌听故事。
“哦?如此说来,这小燕子是个不通文墨的?”阿武眸光一闪,看向小太监。
“听说是呢,嬷嬷给那小主子讲宫规,她竟还把书给拿倒了,还说她是皇上的女儿不用学这些,嬷嬷不肯,她还把宫规撕了。嬷嬷气狠了,要去拿小主子,可那小主子手上力道不小,差点把嬷嬷摔了。”
阿武听着直笑出了眼泪。
“看样子小主子身上是有些功夫的,几个宫女都压不住她,一个不留神就飞到树上去了,总是嚷嚷着大不了要有一颗要命一条。哎哟哟,她的命可金贵,咱的命不值钱啊,大伙都不敢招惹她,生怕一个不好小命就没了。”
阿武拿帕子擦了擦眼角,越发觉得这事有意思。夏雨荷是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何不教女儿文墨却要她习武,听着又不像是正儿八经的门派功夫,再看她言语之间颇有些市井无赖的习气,要头一颗要命一条,这是正经人家姑娘该说的话吗。阿武眯着眼,若是个假凤凰,那令妃可是要倒霉了。
不过转念一想,皇帝都没发现什么问题,一心热衷于要认女,阿武也不想上赶着去找皇帝的不痛快。今儿刚刚得了消息,当年皇帝南巡路过济南确有过一次艳遇,本在夏家躲雨,后来却小住了数日,当时和亲王弘昼也在。只是已经过去十七年,夏雨荷又病逝,若要查证只得去济南寻夏家族亲。想来一个女子未婚先孕,又执意不嫁,独自抚养女儿,在当地恐怕人尽皆知,想要查证应是不难。
不过阿武倒没这个闲情逸致去查根摸底,只想着日后宫里多了这么一位阎王也怕的主子,该有多热闹。但是宫外打探消息的人却上了心,皇后娘娘亲自嘱咐要打听的人,必定有蹊跷,早有人马奔赴了济南,誓要查出真相。
这边厢皇帝把认女一事当做国家大事对待,但毕竟是私生女,其母不过江南一介汉女,身份低微,说出去也不太好听,纪晓岚建议先当做义女认下,既保全了皇家的面子,也给了小燕子应有的位分。皇帝一听大喜,下了朝就来通知皇后准备收义女大典。
阿武听了心道果不其然。“皇上说的是,此事应当早做准备,只是既然认做义女,与皇帝亲女便是一样的,也该诏告天下,万民同乐才是。”
皇帝听了连赞皇后想的周到,高兴之余连自己的脸面也不要了,立马诏令大学士起草诏书,准备将这一丑(喜)事昭告天下。圣旨一出口,改也改不了,阿武没想到皇帝真是个奇葩。
经过皇后的提醒,不日皇榜诏告天下,皇帝要收义女了!皇帝要收义女了!皇帝要收义女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京城的百姓纷纷聚集在皇榜前议论纷纷,皇帝南巡的二三事也渐渐飘出了紫禁城,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听说这义女乃山东人氏,母亲还是大明湖畔有名的才女呢。游荡在京城里的夏紫薇和金锁自然也被告知了这条消息。两个人站在皇榜前面如死灰,小燕子飞上枝头成了真凤凰,金锁义愤填膺,认为小燕子不仁不义,骗取了姑娘的信物盗取了姑娘的身份,却没看到姑娘绝望的眼神。
紫禁城是无论如何也进不去了,济南家中房产已卖,也无颜面回去面对族人,再加上小燕子的背信弃义让她心如火炙,泪撒衣襟,她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要撕烂那张贴在墙上的皇榜,当然守在一旁的侍卫也不是吃素的,两杆长枪就把她叉了出去。
她绝望地大喊道。“她是假的,我才是真的,她是假的,她拿了我的扇子,我才是真的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