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从《天官赐福》中找隐藏的点 > 15

15(2/2)

目录

郎千秋最后答道,也许一开始就不该插手。

其实从始至终,不插手都是最好的选择,对自己最好。插不插手很少能改变什么,平白落一身伤,好处都给了别人。谢怜没有答案。但血洗鎏金殿,他没有答案,他不知道更好的选择,他也知道最差的结果,他依然毅然决然地去选了。用第一章的那句话,“义无反顾”。

剩下几句都是废话,就是感叹一下。乌庸太子当年想要给出第三杯水,最后把自己耗干,等到最后明白根本就没有第三杯水后,他就那样看着二人相斗,自己坐山观虎斗,即便他手里有,他也会去选择、衡量。而谢怜却一直义无反顾的给出第三杯。

如果我是君吾,我会嫉妒,会恨,甚至也可能会自私地希望谢怜变成自己的样子。

但是站在君吾的立场来看,他知道,给出第三杯水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他在全力教谢怜圆滑处世,该不要管的就当做看不见。谢怜学不会,也不想学。

君吾老父亲称号一点都没错,真的就像是一个“我都为了你好”的老父亲。不多做评价了。

4、吃糖了,谢怜已经确定了自己会被贬,还想着被贬后砸锅卖铁也还不起花城的极乐坊。最后!“大不了一辈子折给他了”!你一辈子就折给他了,哈哈哈哈哈哈。思想觉悟太高了!

5、吐槽,情妹给送药。担心你就直说,你阴阳怪气的讨不讨厌,明明心里惦记着人家,还非要拐弯抹角地示好。

还是风信和慕情的态度,慕情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期待着谢怜被贬,看他受苦。风信依旧是处处担心,慕情又继续看不下去风信的态度。

其实我一开始真的不是很喜欢慕情,尤其是到第四卷那里,但是到了最后面,慕情磕磕巴巴地把话都说清楚了之后,行吧,慕情还是很可爱的,前面那些都无所谓了。毕竟都是人之常情,人性里面的一些东西都是很难避免的,世上有几个圣人,有那些想法再正常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没有才不正常,但只要没有去做,也没付出实际行动,也没有真的着手准备,甚至连做的打算都没有,就不能说他什么。

毕竟是人性的本质。

</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