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店(1/2)
听说儿子要外去买早饭,卢红梅又是一阵唠叨。在骂骂咧咧的声音中,二人,其实都不是人,出了门。
章厚志原先还有一点点期望,以为敕九打伞是为了遮他的鬼魂,毕竟阴魂之类难见天日。然而他显然一厢情愿了。敕九就只是,认认真真给自己撑好伞,全没有管章厚志的“死活”。
而且最奇怪的是,章厚志居然站在阳光之下也并无大碍,相反还觉得有一股清凉之气不断从旁边传来。
“志怪小说果然都是骗人的。”章厚志心想。
章厚志带敕九去的是他最喜欢的一家牛肉面店。
牛肉面也分几档。最下的就是所谓的“牛肉拉面”,面细而烂,毫无口感可言,肉只是一点散碎渣沫,最要命的是汤有一股子香精味,吃完非得用几杯水才能消解。好一点的牛肉面用牛骨汤底,盛以另煮的面条,善则善矣,然而总感觉面只是汤里的过客,挥一挥衣袖,不吸收一点汤汁。至于最好的牛肉面,是以牛骨并牛肉起汤,面现擀,然后从大锅里的舀出牛肉汤来煮,再切上几片已经捞出的、熬得酥烂的牛肉。肉、汤、面,看似三物,实则一味,而口感又极不同。不管冬夏,早上来一碗这样的面,总能提气不少。
他们要去的,就是这第三类面店。
出了小区,穿过一条小巷,沿着街走到头,就能在最深的转角处与它相逢。
敕九走得不紧不慢,毕竟半夜起来吃了一大盘水饺,倒不十分饿,所以有了闲心打量一下这城镇早上的光景。
八月的天仍有些闷热,然而除了学生放假,该上班的还是得照常早起。当然,人早起,街也便早起。
清晨的街没有那么热闹、喧哗,但也说不上冷清,大致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温馨。偶尔几辆车驶过,没有鸣笛。除了不远处教堂的几下钟声,整条街几乎可以说是安静。
路边隔几步就有一家包子铺,门口高高的笼屉,材质有竹有铁,形制也有大有小,唯一相同的是都升着腾腾的水雾,裹挟着面香肉香,相互碰撞。不愿意热天在家煮早饭的,最适宜来上两个包子,一碗已经放凉的豆浆,若是饭量大,还可以再泡上一根油条。反正在这里,吃饱是唯一的规矩。
敕九边走边看,他虽然有无数身外身居于凡间,但像这样的景象,他是很少看见的。他很高兴,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人。这种感觉不来源于什么世俗享乐,而是一种可敬可爱的平凡日常。
走了约一刻钟,牛肉面店到了。
还没有进店,一股浓烈的肉香就直直朝人扑来,接着便听见“咕嘟咕嘟”的声响。原来那一口招牌大锅就摆在门口,连灶约有半人高,底下能看见木柴的光焰。锅里满满的全是牛肉,都有拳头大,汤色浓亮,看样子已经熬煮了不少时间了。
敕九不禁咽了口口水,不忍多看,赶忙收了伞进了店。
店面并不大,四人座的桌子只够放五张,但人已经不少,只有最里面那张还空着。敕九过去坐下,老板娘笑着走过来说:“要等哦。”语气亲切得像是家里人。
敕九回以一个大大的笑:“没事,好面不怕等。”
老板娘被他这一笑笑晃了,更乐道:“好嘞,大碗还是中碗?”
敕九摸了摸肚子,估量了一下,觉得大碗还是够呛,于是很谦虚地说道:“中碗吧。”
“行!”老板娘点点头,然后转头大喊一声,“中碗一份!”
“面在擀了,等一会儿就能好。”老板娘怕敕九等不及,又补充了一句。
敕九点点头。
过了七八分钟的样子,老板娘端着一碗面上来。
“来,
小心烫。”她放下面,贴心地取好了筷子,然后指了指桌上的两个小瓶子,“一个是辣椒,一个是醋,不过我建议都不放,你吃吃我们家这牛肉原味!”
一旁的章厚志不知怎的心里有些难过,他也算是个老客人了,但许是因为每次吃面都一个人缩在角落,默默吃完,存在感实在太低,所以老板娘一直没能记住他。
敕九点头说:“好。”老板娘又到前面招呼去了。
说是中碗,已经比家里用的一般的碗大上不少了。面量很足,上面盖着四片牛肉,又大又厚,旁边缀着些香菜,很拔味。汤很浓,但并不浑浊,反而清亮,伸筷子一搅,醇厚的香味就混同在热气里,有些烫人。
店里一片“哧溜哧溜”地吸面声,听着就热闹,敕九也不免俗,索性加入。确实,这种大口地连汤带面地吸食,不光是过瘾,而且味道混合,醇美非常。
章厚志看他吃得那么香,也吞了口唾沫,心里安慰自己道:他吃就是我吃,他吃就是我吃……
正吃着,敕九眼前突然一暗。
抬头一看,原来是个人。这人个子高且挺拔,站在面前活像是一棵青松,难怪会眼前一暗,光可不被他挡住了么?
他此时正低头看着敕九,俊雅的脸上挂着很和煦的笑:“我可以坐这儿么?”
店里已经坐满,只有这张桌子空着,敕九怎么可能说不行?况且这种方式的目光交接实在太尴尬,他嘴里还有一口面呢,于是连忙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