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孤鸿 > 第53章 计上心来

第53章 计上心来(1/2)

目录

京里消息一传开,巴结他的人数不胜数,好不容易偷得半日闲心,在自家新住的府邸里散散心。不想前方不远处的亭榭中竟站着一人,那位长身而立的谦谦君子,手中拿了一本书也不看,只望着什么远处的什么出神。

“柳儿,今天怎么舍得从书房里出来了?”顾远辰走过去道。

顾柳之的思绪被这出其不意的一声给拉了回来,忙转身回道:“爹,我心中有事便出来散散心。”

“正巧,为父心中也有事,不知柳儿因何事而心忧?”

“所为一人罢了,不知爹因何事而烦扰?”顾柳之不想细讲,忙转移话题道。

顾远辰正为朝堂上的事弄得心绪不宁,便也没有再追问顾柳之,只顾着将自己的烦闷倾吐而出。

“虽说升官是件好事,可是生逢乱世,越是远避朝堂越是幸事啊!”顾远辰叹道。

“怎么爹也说出了这番颓丧的话?”

“唉!为父也不过心有所感,不到朝堂真不知这趟浑水远比想象中还要深啊!柳儿,朝堂混乱,咱们吴国的江山恐怕难保了!”

“爹,朝堂之中还是有一些如您一般刚正之士的。”

“朝堂上的刚正之士早晚都要被那几位亲王和丞相贻害殆尽,而我恐怕也无法再持身中正了。”

“您答应了与丞相为伍?”

“那倒还没有,那日他派义子前来,有试探过我的意愿,我也不过含混过去,未曾表明我的态度,但我若一直如此,只怕丞相便再也容不得我了。”

“那爹您打算如何?”

“不止是丞相,岳王和灵王明里暗里也向我示好过,我若不早日表明态度只怕死期离我不远了。为父也是无力,不知如何是好。这难就难在圣上十一子,竟无一人是出众有才者,吴国的江山气数已尽矣!”顾远辰表情痛苦,捶着亭子的柱子引项长叹道。

“虽无良君,有能臣亦是幸事。”顾柳之口中说道,但心里想到的却是容与,他想到日后如若能与容与一齐拜官于朝堂,互佐君王,定也能将朝纲振作一番,不至到无路可走,想来也能成就一段传世佳话。

“没有明君,奸臣当道,能臣也给残害尽了,死路一条!”

“那爹为何不可做这第一之能臣呢?”

“此言何意?”顾远辰转身问道。

“朝堂党派纷争,岳王殿下和灵王殿下虽是龙子,我也早有耳闻,岳王贪私,胸无大量,又不知德礼,实在是草包一个。灵王殿下心狠手辣,虽有几分智谋,但不惜民力,如若成君必是暴君。丞相大人乃状元出身,才智自然过人,可惜走上了争权夺势的道路,残害忠良为天下人不齿,难选但又不得不选。”

“那柳儿是想要我自成一派,团结朝中良臣,与他们抗衡?”

“不,这也是死路,爹的势力远不及他们。我的意思是爹应当选这三人中的一人当做靠山。”

“哦!该选谁?”

“丞相。”

“丞相!为何?”

“他的实力最强。天下人只知丞相大人是奸邪之臣,连圣上都怕他三分,可并不知圣上为何怕他。其原因并不是他势力强大,在朝堂中能够只手遮天,而是他却实是位能臣,他主张与各国通商,为我国国力提升所做出的贡献不容小觑,正因为圣上知道,吴国缺了他实在不行,所以对他做的一些事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他并未皇室血脉,他若继位,岂非就是谋权篡位,有违天理!”

“这天下从来就不是谁的天下,向来都是又能者继之,为保一方平安,让位于贤者也不是不可,不过丞相

也不是可以称得上是贤者的人。我让爹成为第一之能臣是想让爹进入丞相的阵营,在拉下岳王、灵王的同时,抓丞相的软肋,等时机一成熟再将其拿下,扶持贤主上位。”

“贤主……谁又是贤主呢?”

“圣上十一子,年幼者四岁,要培养一位贤君也不是不可。”

顾远辰摸着胡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爹,您在朝中定要万分小心,虽然名义上已有靠山,但要与两位亲王对着干也不是件容易事。而且背地里还要留心丞相,这对您来说实在是劳心劳力,一着不慎就受人迫害的事。”

“能不违背道义,这已经是最万全之策了,今日听柳儿这一席话真是开导了为父,一解多日烦忧哇!”顾远辰笑道,“不过,这第一能臣为父恐当不得,柳儿你倒是可以,你若真替我担心,就早日参加科考,入朝为官,为父也不至孤立无援了。”

顾柳之低头,神色落寞了几分道:“会有那么一天的。”

“嗯,好孩子!”顾远辰欣慰道。

“对了,圣山赐恩,过几日我们可以进宫看望你姐姐了。锦儿入宫已有九年,在宫中虽不得圣宠但实是好事,不必加入后宫争斗。慧儿也有九岁了,到如今还未见过外公和舅舅。不过现在好了,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一次了。”

“娘她不去吗?”顾柳之看了一眼顾远辰问道。

“她一心要入佛门,早已不问世事,我又何必强求于她。”顾远辰长舒了一口气,释然地说道:“今日与儿交谈甚欢,为父也要去准备公事了,便先走一步了。”

顾柳之目送着顾远辰远去的背影,一阵落寞不觉又涌上心头。不过,并未持续多久,顾丁就又跑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