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共许余生(2/2)
“当初你画我的画像是什么意思?”
“这个……这个……”顾柳之为人一向坦荡,爱憎分明,对不喜欢的人从未给过什么好脸色,对喜欢的人,比如容与,也是一直很干脆地袒露心声。但唯独这件事他不知该如何解释,因为当初初见容与之时,也只是因为觉得容与是迄今为止,他见过的唯一一个在样貌上能与己相配的,所以闲来无事就画了下来。但这不正说明自己是个浅薄,以貌取人之徒吗?顾柳之这才犹豫不决,不好说出来。
看着顾柳之窘迫的样子,容与觉得很有趣,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顾柳之,在人前,他总是冷着脸,唯独在自己面前顾柳之才会表现出更加真实的自己,容与很开心顾柳之果真是把自己当成了知己好友。
但容与可不像顾柳之,又岂会就那么善解人意地放过他。他早知顾柳之是个在各方面都追求美的人,他的衣着品味,身边的人和物都是非常出众的。对相貌“丑陋”的自己也是不忍直视,非得弄个面具挡住,容与还真没见过这么以貌取人的正人君子。这千年难得一遇的机会就让他给碰到了,他又怎会轻易错过。
“噢……我知道了,原来你这么以貌取人!”容与像是发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一样,故意抬高声调道。
“不,不是这样,我早说过我刚开始是这样,但我后来真的是因为你的心性才想与你结交的。”顾柳之解释道。
“那你还是以貌取人,当初是谁还口口声声对别人说不要以貌取人的?”
“我会改的。”顾柳之像是做错了什么事的小孩,诚恳地认错道。
容与偷笑着,不再言语。
“日后,你我不必再以主仆相称了。”顾柳之定了定后又道。
“那要称呼你什么?”
“唤名即可。”
“外人面前呢?”
“无妨,他们不敢说什么。”
“可是我毕竟还是你家的用人,这样不太好吧……”
“不必太过在意他人的看法。”
容与默默地点点头,心想着,要做到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又谈何容易,若不是心胸坦荡,能
纳百川,身无顾忌,寻常人只怕早就因为外物而迫使自己低头改变了,刘芳苗是这样,进城后容与自己也是这样。经历得多,容与对先生说的话也越来越有所体会。
“你帮季容的事……”顾柳之道。
“是安懿。”容与心虚地纠正道,暗自自责都是自己挖的坑,现在又要一个个补回来了。
“你帮安懿的事过几天应该会有结果。”顾柳之看了容与一眼改正道。
“还会有结果?”容与以为这次算是被季常安给搞砸了,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听到顾柳之这么一说,容与的心一下子悬得老高。
“你且等着就行。”顾柳之故作高深,说话只说一半。
但说到这就已经足够了,容与心知此事已成了七八分,但才子鉴拿不到,悬着的心就始终放不下。如今急也没有用,那就只有等了。
两人皆压制住内心千丝万缕的喜悦,一切回到正常,相对静默,看着眼底的书卷。
纵外面风云翻涌,此间两心相知,以后便不再是一个人上路了,带着他的温暖,携着他的期望,历经千般艰险,万般艰难,待浮沉落下,终归还是有去处。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二百多年的大一统局面随着王朝的衰败而消失,天下大乱,四方雄起,八方为乱,后各诸侯国割据一方,建立王国,将一天下一分为五。其中,要数北方燕国占据前朝皇都,国库充盈,发展虽慢,但势力依然最强劲,疆域也最大。其次则是长江流域兴起的吴国,因物产富饶,在几任国君的管理之下,以商立国,所以国力日盛,疆土面积第三。与吴国相邻,并且一直虎视眈眈,妄图吞并吴国的大月国。占据西北大片土地,但物资贫乏,一直同吴国来往,互通有无,疆域虽第二大,但多数地区,条件恶劣,国家人口较少。西北地区多兴游牧,当地汉子多数长相粗犷,与其余各国相比要健壮勇猛得多,善于骑马射箭,所以该国军队实力较强。其余分据南方的两国为周国和卫国,国土面积小,势力也小。
吴国成得三十年,景帝崩,大皇子杨昭继位,赐号宣帝,始称明正。
宣帝在位十几年,朝纲振,百姓安,国力日益强大。但自宣帝继位二十几年后,突发恶疾,因而日益无心朝政,朝中恶势渐起,党争日激,逐渐形成了以大皇子岳王杨广贤、四皇子灵王杨广善和丞相苏道明三派。朝中大臣为明哲保身各自战队,朝堂纷争从此再无休止,吴国近几年因内斗虚耗,国力有减无增。
大月国国主野心勃勃,早有吞并吴国,继而向北拿下燕国一统天下的野心,只因吴国国力尚强,以硬碰硬没有胜算,所以一直在养精蓄锐,等待伺机而动。近年来吴国内耗,大月国也开始有了行动,它们在邻近的周国挑起战乱,准备先拿下小国壮大实力,继而灭卫。奈何周国虽小,但也国力也不容小觑,与大月国抗衡多年,不过最终局势还是不容乐观,国家有覆灭倾向。
“大人,庆安传来消息,已经查出季家酒坊一案是由顾府的一个下人挑起的。”
窗外寒风凌冽,桌子上的烛光被吹得剧烈颤动,昏黄的烛光在黑暗中如关在囚笼一般疯狂跳动着。烛盏的阴影打在一个身着黑色长袍,身形瘦长,绾起的头发中隐隐藏着几根白发的人身上。那人缓缓转过身,即便早已过了不惑之年,但相貌依然不凡,五官深邃有神,眼角虽然布着几丝皱纹,但依旧不影响他双眼中露出的英气,高挺的鼻子下面留有乌黑的上唇胡。可以想象,他年轻之时也是相貌堂堂,风流潇洒的人物。他神情严肃,却不见戾气,眼神清明,完全让人联想不到这位就是朝堂上让皇上都要敬畏几分,让吴国上下大臣、百姓都恨得咬牙切齿的丞相苏道明。
“一个下人?”
苏道明皱眉道。
“是的,大人。是那个一直纠缠季家酒坊的妇人所说。她还说那下人相貌丑陋,是给顾家少爷端茶倒水的。”
“他一个下人怎么能挑起这么大的事端?”苏道明疑惑道。
“肯定是顾府有人出手相助,大人,我们要不要跟以前一样派人给他们一点颜色,好让他们知道您的厉害?”
“季家酒坊的事我也未料到背后竟隐藏着这么大的秘密,但戏还是要演足。不过不要太放肆,稍微惩治一下那个下人即可。过几日皇上的诏书就下来了,你去顾府后院放把火吧。”苏道明神态轻松地捋了捋袖子道。
“是!大人。”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认出来了,柳之的眼神是真的不好,不过新的危险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