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的华娱时光 > 第15章 95年春晚

第15章 95年春晚(2/2)

目录

苏浩家因为今年有人去世,是不贴春联的,这些春联是邻居街坊托妈妈写的。

接下来的几天每家每户都会忙碌起来,这是家庭主妇的舞台,她们展现自己的厨艺,制作各种美味的食物。

香气弥漫在各个小区里,小孩子们迎来了他们最喜欢的时节。

小区的孩子在一起放炮、打雪仗、滑冰,饿了就回家吃点东西,家里准备的过年美食,抓起来就吃,妈妈看见制止,孩子抓起一把扭头就跑了。

除夕夜是年节的高潮,全家老少,围坐团年,在吃了丰盛的年饭后,人们在火炉边聊天守岁,直到新年的来临。

年三十晚上,苏浩一家人吃过饭,在客厅磕着瓜子,看着电视,等待着春晚的播出。

过年嘛,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在一起。

看着春晚,听着电视里传来的歌声,苏浩的思绪有点飘忽。

这次春晚,他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

赵中祥、倪苹正是春晚主持主力;赵丽容、赵苯山已经驰骋在春晚小品舞台上;毛拧、杨玉莹这对金童玉女正是青春无敌;祖海在春晚的舞台上演唱《辣妹子》,但她绝对没想到今后她还会多次在春晚的舞台上演唱《辣妹子》;刘天王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演唱《忘情水》。。。。。。

这届春晚,唱红了不少歌曲,《同桌的你》《雾里看花》、《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辣妹子》、《中华民谣》、《今儿个真高兴》……太多太多。

这歌曲质量,让经历过21世纪春晚的苏浩由衷感慨。

这届春晚集中了两岸三地影视界大多数明星,节目精彩,虽有失误但不影响效果,总得来说还是不错,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晚会办的很好。

说实在的,今年的春晚能如此的成功,其实是去年得好,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94年春晚了。

94年春晚有了一个重大的改变,那就是杜绝假唱。

春晚从1983年到1993年,可以说是假唱时代。

这是由于有备播带的存在,演员在舞台上一旦出现意外,播出的都是事先录好的备播带。

这十一年的春晚基本上没有意外发生。

观众不知道自己看的不是现场直播,只有那些真正到春晚现场的观众才明白怎么回事。

春晚毕竟是一场全民盛宴,不出错是最基本的要求。

然而,94年春晚导演提出了“真唱”理念,表示必须用真唱代替假唱,让艺术还原到原汁原味的境界。

不仅是真唱,他还取消了伴奏带,使用了现场乐队伴奏。

这无疑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相当的冒险,不得不说,放在这个年代的确是很有艺术追求。

不过既然真唱,那么对歌手的甄选肯定是相当严格,只要是唱功不佳的歌手都会被淘汰掉。

在那些被筛掉的歌手当中,不乏有五音不全的,当然也是有沧海遗珠,这颗遗珠就是后来的天后王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