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祖龙再世 > 第一百零一集正理和思辨

第一百零一集正理和思辨(2/2)

目录

“我知道了。”何思雕笑道,“松井之死,也许只有我们知道,欲界估计还不知道吧。如果要那个人死,照松井之例就可以了,让他无声无息地消失。”

巴清笑道:“欲界之人,不见了就代表死去了。只不过双方都怀疑是被对方的人诛灭了而已。有些修炼有时的人,还是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他已经死了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别暴露了自己,别让他们感觉到了你的威胁,否则他们会全力对付你。因为欲界的双方都可能会畏惧你们这些少年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不出手,而假借别人之手。”

“好的。我就作壁上观,坐山观虎斗,让他们自相残杀,然后,再把他们全部消灭。”何思雕笑道。

“小弟啊,你听说过北宋大相国寺‘酒色财气诗’的故事吗?”巴清沉吟道。

何思雕在大脑里飞快搜索起来,他马上记起了这个故事:

据说当年有一次苏东坡到大相国寺探望佛印和尚,不巧,佛印外出,住持和尚就特意端上了美酒素肴款待。

东坡就独自斟酌,不觉微醉,偶然一抬头见粉墙上题有佛印的诗一首:“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东坡便乘兴也题诗一首云:“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第二日,宋神宗赵顼在王安石的陪同下,亦来到大相国寺休闲,宋神宗看了佛印与东坡的题诗,饶有风趣。

于是就笑着对王安石说:“爱卿,你何不和一首?”

王安石应命,略一沉吟,即挥笔在佛印题诗左侧题《亦和佛印禅师诗》一首:“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宋神宗深为赞赏,乘兴也和诗一首,其诗云:“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清姐,你的意思是酒色财气等凡人之欲也不可赶尽杀绝?”何思雕疑惑地问。

“不可。神宗之诗道岀了酒色财气对国家的贡献。”巴清道,“我们要做的,便是要控制欲界之**不要过份泛滥,不合天理。除此之外,我们还是厚德以载物吧。”

“这一年来,我总在思考我们秦国覆亡的教训和汉朝享国日久的教训。我认为,我们过于地压抑了人民的**而代之以国家的意志,从而使我们迅速亡国;而汉朝,与民休息,让人民的**得到合理的实现,从而能享国日久。”巴清道。

何思雕惶恐道:“清姐,如果我真是祖龙,那只能怪我无能,反劳姐姐深思这样的治国大道,我惭愧得无地自容了。”

“小弟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教训,我们不得不总结。”巴清道。

何思雕诚恳地道:“姐姐,我懂了。我一定做好现在的事。有不明白的地方,我一定时常来请教姐姐。”

巴清道:“我有时想想墨迹子所宣扬的理念,有他的荒谬之处、偏颇之处,但是他还是代表着凡尘之人的某些人的人生态度,我们明知道他错误的,但一棍子打死也不尽然是好的,也许还是合理诱导他们才好。以前我认为清剿了欲界,就能还世界一片和谐,现在想想,如果真清剿了欲界,惑许这世上只能是死气沉沉,没有这么生机勃勃了。那我们反而成了有罪之人了。”

何思雕笑道:“听姐姐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明白了。我作为阴间巡检使,揆理阴阳,平衡阴阳,才是最根本的,细枝末节,自会在阴阳消长中得到纠正。”

巴清妩媚地笑道:“小弟长大了。姐姐也放心了。”

何思雕看到巴清妩媚动人的笑,不禁看得痴了……

巴清看着他痴痴地盯着自己看,脸不禁一红,忸怩起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