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2/2)
大家显然没能说痛快,可头头都发话了,只得就此打住,重新回到蛮子的话题上。
“听说一百年前齐宣帝御驾亲征,带着三十万大军打到了蛮子的金帐前,逼他们的天君立下了盟约,此后不可再侵扰大齐子民,连南下牧马都不行,每年还要按时给朝廷进贡哩。”
“真的假的,咱大齐朝以前那么威风?”
“当然是真的!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啊,他年轻那会蛮子宁愿从草原狼的嘴里抢食吃都不敢南下,还给朝廷进贡马匹和皮毛,现在军中好多战马就是那时候的贡马培育出来的。”
魏平还是第一次知道齐朝在历史上有过这么光辉的时候,他心里除了报仇之外也生出了一点英雄梦想——要是他们三兄弟也能像以前的人一样帮百姓把蛮子赶回老家去那该多好啊!
这时魏平听见有人叹息说怎么没能早生个百八十年的,那样就不用受蛮子的窝囊气了,他接口道:“我们也能主动出击,再打到蛮子的金帐去啊!大齐朝那么多人,还怕他们不成!?”
这天真的话引来大家的一片嗤笑:“说得轻巧,你来发饷银?你来调粮草?你来领兵作战?”
“打仗是人多就能成的事吗?何况蛮子的骑兵那么强,在这咱还能凭着地利和他们斗上一斗,要真到了关外,到了那宽广的草原上,咱们就是人家的活靶子。”
“以大齐现在的国力,连拒蛮子于国门外都做不到,还想主动出击,下辈子吧!”
“嘿!”魏平注意到那个瘦高的汉子再次阴恻恻地笑起来:“要真有人把蛮子打回老家去了,那时候这天下还姓不姓宋都还是一回事呢!”
张典听到这话就头大——说来说去又绕回到朝廷来了,虽说他对大齐并没有多少敬畏,可作为官军至少在样子上还是要装一装的。为了避免手下们再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他连忙宣布本次例会到此为止。
魏平回到军帐后吴患田庆他们围过来问他开会都讲了些什么,他告诉他们讲的不过是些遵守纪律保持警惕之类的话,并没有把朝廷不可能出兵攻打蛮子这事告诉他们。
毕竟他们都是怀着报仇的心上的战场,要是让他们知道了自己只能在蛮子打进来时被动防守,却不能主动出击,指不定多泄气呢。而战场上的人要是泄了气,八成都得死。
其实魏平自己就挺失望的,他们结拜那晚田庆可是做了好大一番展望,连得胜归来后的名号都取好了,叫做“征蛮三虎将”。他本以为参了军就能追着蛮子拼个你死我活,没准还真能像田庆说的那样立下赫赫军功,可没想到朝廷居然连粮饷都开不出来了。
但失望归失望,魏平的仇恨并没有减弱,就算是只能等蛮子找上门来,他也一定要把兄嫂的仇给报了。
魏平并没有等太久,拔营出发后的第四天夜晚,他就闻到了战斗的气息。
当夜魏平轮值,他注意到于征帐篷里的油灯直到他换岗都没有熄灭,而这期间一直有斥候进进出出。这么高频率的情报通告,通常都意味着一件事:要开战了!
魏平猜的不错,于征在两个时辰前接到了发现蛮子的报告。
当时他们正结束一天的行军刚扎营没多久,于征正在帐内将这几日所经过的被蛮子侵略过的县城的数据整理了一下。他认为朝廷是很有必要关心一下梁州如今的情况的,可他没有直接向朝廷上书的资格,只能先交给梁州太守,再由太守上报给朝廷。通信兵带着他拟好的文书后脚刚走出军帐,斥候前脚就踏进来报告说在前方十里有一支蛮人军队,人数大概在两千左右。
这消息可把于征高兴惨了,特意带兵出来找了好久没找着,结果在回家的路上给碰到了,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下令斥候盯紧他们的动向,自己则立马召集了副手们进账议事。
据斥候报告那支蛮人军队又向北行进了一二里后也扎营停下了。于征经过了那么多被蛮子杀掠的县城,已经从幸存者的口中知道了蛮子的行动习惯,他们通常是薄暮时进城烧杀抢掠,在夜色的掩映下撤退。他看着地图,从蛮子的驻地再往北的第一座县城就是温县,两地相隔的行程不过半日。
于征瞬间就明白了蛮子打的什么算盘,他舔了舔嘴唇,兴奋道:“想吃下老子的温县,那得看你有没有一口好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