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梁少年(2/2)
魏平在工地上晃晃悠悠就混到了下工的时间,他和魏直一块回家,郭氏已经做好了一桌的饭菜等他们回来了。
“老二,赵家那丫头,你中意吗?”饭桌上的魏直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咳!咳咳!”魏平被米饭呛到了。
“我觉得那丫头人挺不错,脸盘子好看不说,手脚还利索,对你也是真心实意的,这一年里经常过来陪你嫂子说话,帮着做家务活。你要是中意,等工钱结了哥就给你提亲去。”
魏平低头扒饭,一言不发。
“在我面前还扭捏什么,当你是黄花大闺女呢!中意还是不中意,给我句痛快话。”
“中、中意。”魏平的头几乎要埋到饭碗里了。
魏直和郭氏相视而笑,魏平麦色的脸庞上多了一抹绯红,也轻轻笑了起来。
“你以后就跟着我在工地上干活,总比种庄稼强一点。提亲后,家里原来那块地就是你的了,我带上兄弟们帮你修间漂漂亮亮的小房子,以后的日子你们小两口好好过。这么些年我把你拉扯出个人样来,也算是对地下的爹娘有个交代了。”
魏平听着兄长对自己日后的安排,不禁幻想起了未来的生活。那个总是到工地来偷看他的女孩会成为他的女人,他们白天吃同一桌上的的饭菜,晚上钻同一个炕上的被窝,她会为他生一堆孩子,他就教他们土木营造,要是世道太平了还能送他们去私塾,没准还会被举为孝廉当个小官什么的......
要是田庆在这里少不了又要吐槽魏平缺少男人的远大志向。自从在军中远远地见过几次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后田庆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统领千军万马。而魏平就没有这个心了,尽管他刀术枪法都很好,连千夫长都夸他是个当兵的好苗子,但他从小在墨斗尺规间长大,一心只想着回禾梁当个小工头。
魏平真是没有什么宏图大志,尤其是在动荡的边塞待了一年后他更确定像兄长这样的人生在这乱世中已经是顶圆满顶幸福的了。要不是这一年里蛮子没有来找麻烦,他们三个有没有命回来都是一回事,想当将军?拉倒吧!
收拾碗筷时郭氏身形突然摇晃一下,手里的陶碗差点摔了,魏直连忙扶住她问:“没事吧?”
“他踢我。”郭氏抚着肚子轻笑道。
“嫂子,你歇着吧,我来。”魏平接过郭氏手里的碗,魏直则扶着她到一旁坐下,头贴着着她肚皮听胎音,口中念念有词:“小东西,才多大就敢踢娘亲,娘亲怀你很辛苦知不知道,你要乖乖的别让她难受......”
魏平洗完碗出来魏直还在那碎碎念,郭氏有些不好意思,催促魏直道:“你行了,孩子那么小哪知道你说些什么。”
“当爹的跟闺女说话她能不明白吗。”
“你怎么知道是闺女?”
“她跟我说的呀。”
魏平插入两人的对话中:“哥,嫂,你们给孩子想好名字了吗?”
“名字?”魏直眉头一皱,久久没有松开。“不如你帮我闺女想一个?”
魏平吓得直摇头,口中连说了好几个“饶了我吧”。
魏平最喜欢的字是“平”,听城里有学问的老先生说,这个字有平安、公平的意思,是个很不错的字,但魏平喜欢它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写起来简单。而他最讨厌的字是“魏”,原因是写起来复杂。
除此之外,魏平就不会写其它字了。
魏直显然没比魏平好到哪去,拧着眉头苦思一阵后大手一挥:“算了,人都有了还愁没有名字吗,没准像桓儿一样生下来就有文化人赐名呢。”
魏桓的名字显然不可能是这目不识丁的两兄弟取的。
两年前,禾梁城的春雨迟迟未到,可把赶农时的庄稼汉们急坏了。在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天空中传来隐约的雷声,两兄弟在门外听着屋内郭氏的惨叫声担心得满头大汗。这场分娩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时辰,郭氏嗓子都叫哑了,孩子依然没有落地。
这时来了个被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搀扶着的瞎老头,老头子问他们讨水喝,两人纵然心急如焚还是给这风尘仆仆的一老一少打了碗水。那老头喝完水后对魏直道:“阁下不必担心,令公子贵不可言,自有天佑,定是母子平安。”
魏直只当是他讨到水后说的吉利话,没当回事,没想到瞎老头话音刚落,一声春雷响彻天地,禾梁城下了开春以来第一场雨,屋内的稳婆喜洋洋高声道:“生了!生了!是个男孩!母子平安!”
魏直这时再看门口的两人,越发觉得瞎老头谈吐不凡,搀着他的小孩也是灵气逼人。他连忙把人请到屋内避雨,又想到自己大字不识得几个,儿子还没名字,就让老头帮忙取了一个。
兄弟俩看着瞎老头写下的墨字,觉得这字方方正正,写起来不难,听起来也顺耳,魏桓的名字就这么定下了。
后世《梁史·文帝纪》记载,大齐泰安四年,梁文帝魏桓生于梁州禾梁县,当日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城中有善望气者,言有金龙踞于魏家屋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