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风起澜湖(2/2)
品行不端考场收受贿赂的人入了朝堂,那也肯定是贪官奸臣一个!朝廷不需要这样的蠹虫败类!
“我倒要问问这位解兄,对‘好知而天下乱’又有何高见?”杜公子终于忍不住噌地一下站起来,面上带笑,话里藏刀。
“好知而天下——”解秋寅话还没说完,这位杜公子又抢着发言了。
“天雨粟,鬼夜哭,想必解兄一定听说过,那你也一定知道鬼夜哭是为何吧?”杜如客自说自话,“正是因为仓颉创造了文字,民就有了智,而后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从未消止,天下从此永无安宁之日,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才有天雨粟鬼夜哭。”
解秋寅等他说完,接着道,“那阁下也一定听说过‘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了?”
“正是。”杜如客神气道,看你怎么反驳!
解秋寅先是轻轻笑了一下,然后道,“那阁下有没有听说过‘仓颉造之,鬼哭粟飞;黄帝用之,官治民察’?”
“自是听过。”
“听过那你还说‘好知而天下乱’?”解秋寅反问。
“……”杜如客又被怼了,而且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已经尽量少引用先人之言了。
“天下乱,与其说是因为民智开,民德日离,还不如说是好利所致。”解秋寅道,“‘好知而天下乱’不如说是‘好利而天下乱’。荣辱立,然后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天下熙攘,皆为利而来去。将天下之乱归因于圣人,归因于知,那你岂不罪无可赦?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照你所说,在场的诸位,株连九族错错有余。”
“!!!”杜如客一时没想到什么反驳的话,便急道,“你想说这论题不对?!”
“不对。”解秋寅毫不留情。
!!!
台下的公子们也惊了,敢公然说论题不对?!
“诸位之中,有些人将来不为天子,也堪朝廷重臣,也许不足以乱天下,但足够祸及江山社稷,为了防患未然,是不是该将诸位‘好知’多智之人尽数斩杀才是?人人为匹夫,祸不染天下,这样做岂不是很对?”
“!!!”台下公子当然不同意这句话!解秋寅这话,“好知乱天下”就等于造自己的反!
傻子才会这么做!
“解兄有理!”台下有人言,“好利而天下乱!”
“对!好利而天下乱!”
一呼百应,全都站到了解秋寅这边。
“……”杜如客又输了……
将在座富贵公子的切身利益掺和进论题之中,纵然理再怎么歪,还不是人人都毫不迟疑站在他一边?
不过三言两语,就能绝对服众,并且赢得拥护。
这人嘴皮子确实够厉害……
姜公子站在一侧,暗自打量解秋寅。
可怜这群‘多智’公子,被人当靶子使还给人拍手叫好。
真是……
姜公子心中又不免窃笑。
这下,考场的风向似乎又变了,原先不服他的稍稍服气一点儿了,原先服气的,这下更没话说了!
别轻易去挑衅解秋寅,否则蒙羞的只会是自己。
“解兄,在下想请教一下论题一,今之世风。”有一位对他稍稍改观的公子起身向他提问,“常言道,‘世之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
解秋寅闻言,笑了一下,也不引经据典了,只道,“从春秋时,孔子就开始大谈‘礼乐崩坏’周礼不复,到后来的战国争雄,秦统一六国,汉继前秦,三国魏晋,南北分裂,再至如今的大统一,每个朝代都不缺感慨人心不古,怨世道无常日渐沦丧之人,我只问你一句,这天地消亡了么?这人世消亡了么?”
“……并没有。”那位公子回。
“与其杞人忧天无用妄想,还不如想想治世之策,这样不好么?”
“也就是说,这个问题从先祖至今,一直存在,然而人世并未毁灭,虽然分分合合有治有乱……”这位公子仿佛开了窍一般,兴奋道,“但一直在向前延续着!放着现世不去想,偏偏想这些没用的,是我杞人忧天!确是我杞人忧天!解兄,在下受教!受教!”
这一开头,其他的公子也争相起来问剩下的论题,论题问完了,便又去问与论题无关的,很意外地,解秋寅来者不拒,一一认真解答。
旁边的两位大人看得喜笑颜开,不住点头。
……
“我就说这俊生既是经济之才,又懂琴书之乐,可堪大用!”房大人神气道,“我是老,可不眼瞎耳也不聋!”
虞大人点头赞同,“虽未考他策问也未见他琴艺,但这俊生见解实在新奇,我且信他是个经济之才。”
“……解姓……”虞大人想了一下,问房大人,“这紫微城里可有解姓的富贵人家?”
“未曾听闻,我派人去查一下。”
“是个寒门子弟也说不准。”虞大人看着解秋寅的穿着,“不管出身如何,只要不是大兴那边的就好,身家干净,最好不过。”
“大人是想招上门女婿?”房大人玩笑问。
“哎!”虞大人连忙否认,“这话说的……宝玉谁不爱?良才谁不想招进门?!”
“哈哈哈……”房大人捋须大笑。
※※※※※※※※※※※※※※※※※※※※
①小人之学,以为禽犊——《荀子》(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
②世之风俗日趋于奢淫……光争日月——《围炉夜话》(穿越型借鉴)
③解秋寅如果是个憨批霸总,成天恋爱脑为爱疯魔,剧情应该很爽……可这就不是小傻瓜安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