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生恰似二月花 > 第二十一章 迹象

第二十一章 迹象(2/2)

目录

附身对象时占据的时间,乃至于对方的金钱,都能够随意地支配。

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

将一切与家人坦白,然后用钱财基于他们更加富裕的生活。

但周文林不行。

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人生,他都无法轻易地去践踏。

也正因为这样,才会感觉到痛苦。

顾念到自己,不想自己成为一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所以得保守秘密。

毕竟,自己偷去了别人一天的时间。

这种事情如果曝光,怎么想都不会是什么好事。

而且……

周文林想起了自己刚刚在苏醒之际听到的话语。

“The Faust or just the First?”

The Faust是浮士德的意思,只是不知道具体是指的哪一位。

肯定不会是DC漫画下的超级反派了。

不管是菲利克斯·浮士德和塞巴斯蒂安·浮士德,都是魔法侧的人物。

虽然后者只是能够使用魔力,不像前者对黑魔法极其擅长。

而自己,什么都感应不到。

除了附身这点外,所掌握的能力怎么也没能达到超越现实的程度。

所以,排除。

那么十五世纪的真实人物,还是歌德诗剧的具现?

好像也不是……

更像是一种代指。

是高高在上的神明或者魔鬼对自己手下玩偶的蔑称。

在诗剧中,刚登场的浮士德是一副满腹经纶、久负盛名的人物,可以说是完全符合博士的形象。

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对自己长久以来的生活状态有些不满,或者说迷茫,对未来归宿的不确定感到忧虑。

学术获得的成就与风光,并不足以填补内心的空洞。

虽然理性一时占了上风,但与感性的战斗从未停止。

两者的对立与冲突让挣扎在其中浮士德饱受痛楚和苦恼,似乎只有结束生命才是最好的解脱方式。

当然如果剧情真的这样演变下去,那就没什么继续的必要了。

复活节,为了纪念耶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

在这样的节日里,浮士德回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期,最后与恶魔签下了契约,获得了重生与希望。

可事实并非这么美好。

一切都只是上帝和魔鬼闲暇时的一个赌约,充当玩偶的浮士德自然不会知晓其中的内情。

当时的他被契约的内容给深深吸引了:魔鬼将满足浮士德生前的所有要求,但是将在浮士德死后拿走他的灵魂作为交换。

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我生前当及时享乐,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当然故事的结局算是美好的。

最后,天使用爱火将魔鬼打败,契约失效,上帝解救了浮士德。

但,真的是happy end吗?

周文林是不信的。

他从不怀疑人们之间的善意,但指望神明援助?

还不如白日做梦来得更舒服。

说起来,自己真的还在国内吗?

为什么,刚刚的声音会拽英文?

全世界都会讲英文,古拉丁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还是上帝魔鬼统统都逃难到东方世界了?

周文林脑洞大开,算是于苦中作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