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2/2)
“顾氏集团那边肯定已经发现了这份文件的漏洞,三天之内,顾峰一定会有所动作。找人查一查他所有的出行记录。包括顾峰他老婆的,都要。有什么来找我,去罢——”
“好的,顾总。”
但是贺战并没有立马离开,一副欲言又止纠结的模样的站在原地。
贺战,两年前从肖氏暗中跳槽到顾氏,能力出众,办事利索,仅仅一年内就成了顾老爷子在国内处理一切事务的代为发言人。
但是顾昕回归后,老爷子告诉他,贺战是肖荣派来的人,因为肖氏当年二次注资的事,老爷子也没有拂了这个面子,虽然明面上,贺战是他的左右手,实际上所有集团内重要项目都没有让他参与。
但顾昕回归后,几番试探那贺战,却发现他却没有任何出格通风报信的意思。顾昕是个胆子极其大的人,那时候他就有了要与肖氏合作扳倒顾峰的念头。
他开始不顾老爷子的劝阻重用贺战。而私底下直接跟贺战摊牌,他知道所有的一切,知道贺战是肖荣的人,他要求贺战带他去见肖荣。贺战只是犹豫了一瞬,聪明如他,在顾氏待了两年,知道了一些秘事,立马猜测到了顾昕的意思,如他所愿,给他引荐了肖荣。
但是,奇怪的是,顾昕觉得,贺战虽然是肖荣的人,却半点不帮他做任何人,好像在顾氏真的只是他的选择而已。他尽心尽力的帮顾昕做事,就是到了现在,他都身在肖氏了,贺战也完全没有背弃他的意思。似乎就甘心是他的助理,忠心耿耿,说一不二。
顾昕才尽其用,贺战确实是个人才,他也没有兔死狗烹、赶尽杀绝的意思,再说那贺战从头到尾没有做过一点对不起顾氏的事,甚至处处为他着想,深得他心,而他也需要培养自己人,贺战是不二人选。
顾昕有些奇怪,抬头看了他一眼,道,
"还有什么事吗?"
"肖总派人暗中大量购买抛出顾氏股份,恶意操纵顾氏股盘。"
顾昕沉思了一下,道,
"我知道了。"
贺战微微一颔首,便退了出去。转身就离开了办公室。
不管肖荣此举是什么意思,只要不是帮着顾氏有再起的机会,他可以不当回事。
顾昕看了看手中的文件,半晌,尽数撕毁。反正也没有任何有效法律作用,白纸合约一沓罢了。
半年前,他从国外休养归来,为了找回记忆,暗中找人查探了一番,从那时候起他就差不多知道了所有关于他和顾峰还有黎知初三个人之间的纷争纠葛。
也就知道了顾峰的所有示好皆是因为当他什么都记不得,什么都忘了,想要利用他,不仅想倾吞了顾氏,还要将他和二伯顾眠通通赶出去顾家,独占顾家所有的资产田地。不得不说,在狼子野心,野心勃勃这一点,他真不愧是他的儿子,甚至比之更甚。
半年前回归顾氏在老爷子的帮衬下,利用老爷子的遮挡,开始着手布局。不得不说,这一招,铤而走险,险中求胜。
回归国内后,他了解到,如今内地市场,肖氏独占鳌头,顾氏紧随其后,但是比起肖氏这第二的名次倒是显得水分极多。不得不说,肖荣的商业手段着实厉害。且不说,肖荣是白手起家,从一个穷小子奋斗到至今,偌大的集团,遍布国内外。宏观资产一度达到了世界百强,可谓是商业传奇的典范。
据说,肖氏集团刚成立之初,尚且还有个手段同样厉害的同那肖荣一起给肖氏打下了强有力基础的商业鬼才在,流传广度比现在拥有整个集团独立资金股份百分之百的肖荣更甚。只是肖氏真正起来之后,那人反而销声匿迹了。
早些年大家都在私底下猜测,莫不是那肖荣见集团起势迅猛,刻意打压了那人,使其退出了肖氏后来的股份之争,所以后来才只有那肖荣一人吞并了所有,成了那肖氏说一不二的第一决策人。
但是,坊间传闻再怎么样那也是只是传言。传言十分不可信其九分,道理大家都懂。而且只要有实力,就算肖荣真是那样的人又如何?这个世界,难道不是有势有钱的人才有说话的资格和权利吗?
况且,据顾昕后来了解,那肖荣显然不是个唯利是图,为一己之欲,不择手段的人。
恰恰相反,肖荣独立执掌肖氏集团三十多年的决策权。肖氏集团所有国内外的高层领导没有一个进了肖氏后,出去另起东山的。他也旁敲侧击过许多退休的老高层或者和肖氏是对手公司的老板,无一不是赞不绝口,对肖荣赏识不已。更奇怪的是,接二连三的有能之人愿意跳槽到肖氏,而肖荣一向也是对有能力的人欣赏有加,加以重用。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直接影响加重了顾昕要去找肖荣合作的原因。众所周知,两年前,他顾昕当着各媒体面前,当众毁了与肖氏千金的婚约。可谓是直接打了他肖荣的脸。而肖荣虽然在外人眼里气急败坏,一怒之下撤了当年与顾氏的合资项目,害得顾氏濒临破产,事实上他也确实这么干了,而且就当时那个情况来看,确实发自内心。至于后来,据他回来后顾氏高层说,肖荣不知道怎么的又回心转意,重新注资,而且还是掩人耳目,偷偷进行的。不管怎么样,就这点而言,顾昕相信只要他有足够的诚意能够打动肖荣,他肖氏一定能成为他有力的后盾,和最坚实的矛击,狠狠挫伤顾峰一脉。
而且光从肖氏集团这么多年来,这么大集团经营状况从未出过大问题这一点上,也足够说明肖荣确实很有能力,他的选择方向是对的。
综合总结来说,以当时顾昕和老爷子的状态能力,若是不想被顾峰捏着喉咙等死,就只能也必须得投靠一方来反将他一军。
顾氏在半年前已经达到了近年来集团资产巅峰,业务经济在业内第二,而肖氏稳居第一。
除了与肖氏合作,并无其他办法。但是和肖氏合作,若是肖荣看不上的人,那合作基本上是不太可能。而顾昕当时刚刚回国,履历一清二白,没什么出彩的成绩。想要拿成绩说服肖荣,着实困难。成绩不行,那就直接谈能力。
顾昕胆色过人,拿着考察了半个月研究了大量市场营销东奔西走敲定了一个大项目,通宵了好几个晚上,做出来一份项目策划书,就直接去找了肖荣。
半年前
肖荣粗略的看了一下策划书,就扔到了一边,既没有顾昕想象中的赏识有佳,也没有表现的很不耐烦,更没有问他为什么会来找他,倒像是探究审视一般,看着他,问他道,
"听说你,失忆了?"
顾家那个刚回来没多久的孙子没多久就车祸被撞了,送去了国外休养。人人都道那顾老爷子,想孙子心切,却把人害了那样当成茶余饭后的谈笑之资。肖荣知道当然也不奇怪。而且,就他所知,两年前他和肖氏那一场玩笑似得无疾而终的联姻来说,肖荣知道并关注就更加不显得奇怪了。所以顾昕只当是他是久违见面,例行恭维罢了,他笑的很谦和道,
"是啊。"
明明是来正经谈合同的,怎么就变成嘘寒问暖的家常询话了。顾昕正准备把话头引回到合资合同的事了,他道,
"肖总,这合同……"
"我同意了,你着手去办罢。"
似乎又觉得有些草率,不妥当,加了一句,真诚道,
"我相信你的能力,黎………顾昕!"
虽然不知道为何肖荣转变的如此之快,但是合同就是他最终的目的,如此简单,不必多费口舌,他倒也落的轻松,他本来就不是个爱虚与委蛇和人打交道的人。
几番谢过了之后,传达了合同的要点,确定了交接的工作人员,顾昕便推辞着要离开,肖荣也随了他去。只是审视的眼神一直停留在他身上,不曾离开。顾昕临出门前,他还道,
"你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顾昕还以为他问的是两年前与肖氏的联姻,当即真诚道,
"肖总,真的不记得了。"
直到这时,肖荣审视的眼神才稍稍有些放松。顾昕离开后,百思不得其解。若单单是联姻那件事,据他对肖荣的了解,肖荣是个气度极大的人压根不会为了这样的事去计较。不过也难说,比较是自己女儿,哪有父母不疼子女,不为他们忧心的呢?想到这,顾昕便释然了。也更加坚定了,他定要那顾峰,为自己做过的事付出代价。
……
顾峰有防备,他也早有谋划。只是他尚且留了一条退路给自己,而那退路就是肖氏。以他现在的能力和近半年来的成绩,以及现在这个和顾氏处于尴尬阶段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合资项目,他坐在现在这个位置,再合情合理不过了。
反观顾峰,老谋深算了一辈子,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能栽倒他手罢。手里头能动的资产估摸着不会超过三千万,还想逃?那他就偏不让他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