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徐氏玉莲(1/2)
晏奇道:“半夏是一种特殊的毒草, 会对口舌、咽喉等, 造成强烈的刺激。只需少量, 就能让口舌麻木,说不成话。大量则烧痛肿胀、不能发声。”
“这下毒之人的目的, 就是让他说不出话来。兴许,是怕他吃了鹤顶红死的太慢,供出自己。”谢无咎道,“也就是说, 这下毒的人,极有可能,是他认识的人。”
晏奇点头:“没错。这是最合理的解释。但瓦罐里,就只有鹤顶红,而且, 鹤顶红服下, 不出片刻,就会立即发作。最后一次灌解酒汤,是在天黑轮值之前,很多人都看到了。但死者毒性发作,却是在二更时分。所以, 死者中的鹤顶红, 绝对不会是解酒汤里的。”
“这瓦罐里的鹤顶红,一定是后加进去的。我已经暗中让他们去排查厨房的人了。”
谢无咎失笑道:“京畿府的人来查, 只管让他们查就是。你查出什么, 不用遮遮掩掩, 提早洗清小世子的嫌疑也好。不拘是哪一边先查出来的……”
晏奇痛心的问:“你为了孟大人的清白,都愿意去临江阁跳舞吗?”
谢无咎才想起来,自己嘴贱打了个赌,骂了声娘:“我们自己查,绝对不能让姓曲的占了先机!”
刚说完,颜徐两个就绑了一个厨下帮工的大婶过来。但不出所料,审来审去,最后只能问出,是附近出没的一个瞎子乞丐,给了彭大婶五两银子,让她放毒。还说不会有什么大不了,她要怕死人,找个机会把瓦罐打破就是了。
事成之后,还有十两银子。
大婶贪财,实在抵不住,就做了这事。
毒不是瓦罐里的,厉效良又一直被关在牢里,又是谁给他投了毒?
厉效良进来的这两天,除了孟濯缨去看过他,也只有那几个灌醒酒汤的差役去过。
谢无咎亲自审问,这些兄弟他虽然不算个个相熟,但也认得。每一个都仔仔细细的筛查过,没有任何疑点。
相邻的两间牢房,一间空置,另一间关押的是三个重犯,时间最短的,也已经关押了三月有余。另外两个,全是地方押解上来的。与厉效良更是没有半点瓜葛。
这三个都是死罪,谢无咎颇废了些功夫审问,最后还是唐笑出手,这三人才老老实实的交代了。当天夜里,他们都睡熟了,根本没察觉到有人过来。
自然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给厉效良下毒。
目前为止,明面上最大的嫌疑人,或者说,唯一的嫌疑人,竟然只有孟濯缨。
至少,外人眼里看来,就是如此。
最糟心的是,厉效良之妻徐玉莲也被京畿府“保护”起来了,谢无咎想从这妇人着手,都是百般掣肘。
徐玉莲一纸诉状,将孟濯缨给告了。罪状是,因强抢良家妇女不成,借助权势谋害其夫。
谢无咎听徐妙锦说起来,除却气恼,更是哭笑不得。
他换好官府,将腰带上的玉扣仔仔细细擦拭干净,一招手:“走!我今日非要去看看,这徐氏玉莲到底生的什么模样!都成了红颜祸水了。”
刚出门,谢无咎又折返回去。徐妙锦等的好不耐烦,连连跺脚:“你倒是快点!要不是我没有令牌,进不到里头,我才不来叫你。早知道,我跟着谢伯父一起先去了。”
谢无咎将昨日买的枣泥糕塞进衣袖里,这才出门。
今日,京畿府与大理寺一同审理此案。谢中石早就过去了,谢无咎等人赶到片刻,便开始了。
徐玉莲一身素服,盈盈跪倒,缓缓诉说状词。
谢无咎站在下侧,目不转睛的盯着这妇人。
容貌倒也不足惊艳,但身姿窈窕,语声温柔和缓,尤其一双眼睛,水潮潮的,两边各有一点泪痣,像生了一对钩子一般。
谢无咎倒吸一口冷气:这妇人这般风流模样,倒真有些像是孟濯缨喜欢的那种类型。
眼下,已明明白白是个阴谋局了。就怕这小子,没把持住,真和这妇人有了首尾!
那才真的是,说也说不清楚了!
谢无咎盯着徐氏玉莲,一时出神,没注意到,曲勿用也满脸嫌弃的盯着自己。——大理寺出来的,一个比一个好色!
这些官宦之家的小子,就是欠教训。
诉状既毕,孟濯缨便被带了上来。
她衣裳整齐,倒没受什么罪。只是唇色有些苍白。
谢无咎稍稍放心。
孟濯缨有功名在身,又是朝廷命官,暂不必跪,拱手见礼:“下官见过张大人,谢大人。”
张一璟道:“孟大人,这堂下妇人,你可认得?”
孟濯缨转过脸,看清徐玉莲的样子,忽而眉心微微一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