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唐第一道系公主 > 踏摇娘(十五)

踏摇娘(十五)(2/2)

目录

半晌,李青珞从衣襟里侧缝着的布袋里找到了一个木偶,木偶扎着双髻,头顶插了一根针,是个豆蔻少女的模样。

李青珞观摩了片刻,正色道:“这是我的生辰八字。”

明崇俨一见这形容诡异的木偶娃娃,神色一凛,什么也没问,喊人来将昏迷的韦团儿带走,又对李青珞道:“县主接下来欲为何?”

李青珞偏头想了一阵,道:“麻烦侍中一件事。”

……

方才武皇等人由侍卫护送下观球阁楼后,因球场内很快归于平静,一行人并未离去,而是在偏殿歇息。几位郎君先回去,特别是武崇训被吓得不轻,早早拜退。而所有负责守卫马球场的侍卫都要接受盘问——所有人都以为是宫里出了刺客。而这个时候,李青珞求见武皇。不待她进门,李旦便快步走出来,将她上下打量了一遍,确认完好后才低声责怪道:“你怎么也来了?”

李青珞微笑:“阿耶,我没事呢。”

武皇看了李旦一眼,问李青珞:“方才没见到你,你去哪了?”

李青珞行礼道:“宅家,孙儿去抓罪魁祸首了。”

大殿内的人都微微一惊,太平公主偏首笑道:“我们这一干人在这枯等,便是等出一个审讯结果,怎么小十三这么快就知道了?”

李青珞也朝自己姑姑行了一礼,回答道:“孙儿先请宅家恕罪。”

她这话又叫众人一惊,武皇微微眯起眼,似乎对她人小鬼大的话感到些许好笑,又不失庄严地说道:“朕免你的罪,你说吧。”

李青珞拿出木偶,用双手托着。诸人见到她手里的东西,面色大变,连一向笑意盈盈的太平公主都仿佛坐立不安起来,面带忧色地看着武皇。李青珞道:“孙儿方才趁乱逃到了后花园,发现韦女史晕倒在地,孙儿上前询问,却发现其手中握有此物。厌胜之术,乃宫中大禁,故孙儿今日冒大不讳禀与宅家,请宅家恕罪。”

上官婉儿则是觑了眼武皇面色,饶是镇定如她,拿绢子接过这巫蛊娃娃时双手也不由颤抖了一下,她细细看了眼,蹙眉道:“县主知道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李青珞斩钉截铁道:“是我的生辰八字。”

武皇面色冷若冰霜,道:“将她带上来。”

不时,整整消瘦了一圈的韦团儿便出现在众人面前,她惊惧地望着众人,似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见亲王公主煌煌列于丹墀之下,也不由十分紧张,强装镇定地一一给众人行礼。

上官婉儿道:“韦团儿,这是不是你诅咒县主的东西?”

韦团儿才瞥了一眼,顿时明白了过来,下跪道:“禀宅家,奴婢不知这是何物,也从未有过加害县主之心,这定然是县主弄错了。”

这话可有可无,无论是被人诬陷,还是确实心怀鬼胎,初经审讯,大都是这回答,语气神态都差不了多少,故而殿内众人仍旧盯着她。武皇并不说话,等着她继续辩解。韦团儿被邪物所伤,体力明显不如之前,说话中气不足,但心思却没变得愚钝,立刻又道:“是县主误会奴婢了吧?前几日县主在上阳宫受了惊吓,奴婢带药给县主服用,县主却自己悄悄出宫,去了积善坊。奴婢随后寻至,无意间听得县主与临淄王议论宅家,县主以为奴婢告状,今日才怀疑奴婢的吧?奴婢并无小人之心,又怎会无故加害于县主呢?”

李青珞若有所思:她有考虑过韦团儿服侍武皇多载,耳濡目染,大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定力,非平常侍女可比,但也没料到她反应如此之迅速,还想倒打一耙。她那日去拜会兄弟是经了父亲同意的。果然,李旦面色愠怒,对武皇道:“阿母,玄玄刚从山中回京,既已在上阳宫见了我们,回来自然也该同自己兄弟一聚。她那日去见三郎,也是经了儿子同意,儿以为此事乃孝悌纲常之道,无需多加禀报,故而未向阿母禀明。”

“这也倒是无可厚非。”武皇缓缓说着,忽又话锋一转:“至于说什么话,你又如何得知?”

想要让自己脱罪,便是找一个借口给对方定更大的罪,况且说她无凭无据,那仅凭李青珞手中莫名其妙的一个木偶娃娃,也不能证明是她的东西。韦团儿见武皇注意力被自己转移,心中一喜,微微放松下来,知道自己有了一线生机。她道:“回宅家……”

她还未说完,李青珞“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膝行至武皇身前,偎在她九破色夹缬绫罗裙前,道:“阿婆,孙儿太久没有回家,想念阿婆及父兄。孙儿知道,不过多久,孙儿又得回山,就想趁行去看看兄长。孙儿见阿兄乐技日趋娴熟,所作新曲,原是为献于阿婆,以敬耳目之娱,而阿弟也日渐明事,听说我在上阳宫见了阿婆,也缠着我问阿婆身体康健否……阿婆,孙儿们难得见一面,只盼着能和幼时一块玩耍,不知何来韦女史议论之说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