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唐第一道系公主 > 踏摇娘(五)

踏摇娘(五)(2/2)

目录

李青珞:“此话何讲?”

谢煜话锋一转:“看过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吗?”

李青珞点点头。

“那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压根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他在村中享受的美酒佳肴,不过是蛇蝎虫蚁一类,他看到的秦末遗人,实则是一堆行走的白骨而已。真正的桃花源怎会如此轻而易举地被他发现,他遇到的是和你昨晚所见差不多的一个幻境。”

李青珞背后寒意丛生,“那……那武陵人在幻境中如何了?”

“老死、累死、饿死,甚至疯癫至死,皆有可能。”谢煜道:“这世上鬼神无非两种,物老成精,怨气所生。前者可善可恶,后者凶险至极。怨气可招致邪祟,自然也可制造幻境,武陵人所遇,应该是秦末的某一片疆场,战场尸骨累累,积怨犹重,可那些人想的,不过是解甲归田,享天伦之乐,故而这幻境的表象,才是引人入胜的桃花源。”

李青珞从一片悚然中回过神来,竟觉察出一丝哀怨,“从某方面来说,这幻境未尝不是那些恶灵心中放不下的东西。”

谢煜又道:“不过小县主,我和你说了这么多,你又听得如此认真,是为了给我一个面子,还是当真什么都不懂?”

李青珞觉得有些羞愧,一方面觉得自己这个道派门面做得理所当然,一方面又觉得碌碌无为实在有违圣人之道,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她满脑子想到居然全是话本中凡人编造的故事,而非他口中那些有据可依的大道理。

她反问道:“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谢煜微微一笑,也没有拒绝她话里的试探,“道听途说,野史秘闻,如若略知一二,自然谁都能说个五成透彻。不过,至于你这情况……普通人修道确实有一定难处,不过方法倒不是没有。”

他笑意里带了些狡黠,伸手在她额间虚虚点了一下,“不介意的话,让我看一看如何?”

李青珞将信将疑道:“这话老道长也跟我说过,但他找来找去,各种法子都试了一遍,还是白费功夫。”

听了这话,谢煜手顿了一下,仿佛是被她话中的“老道长”所震慑而不敢班门弄斧似的。

两人都静了一瞬,正好给他人插话的机会,“咳,县主原来在这,谢道长也在。”

来人一身紫袍玉带,外面罩着一件褐色长袍,朝李青珞行了个礼。

李青珞认出,这正是那日自己去拜见武皇时,站在她身旁的那个人。

谢煜微微退后一步,与李青珞拉开距离,回了一礼,“明侍中。”

李青珞一愣,这姓很熟悉,似乎在自己的很小的时候,那个引起过轩然大波的便是此人。

她也顾不上听两人讲什么话,绞尽脑汁,抓住这个线索去回忆,一个久远的名字便浮现在自己脑海里。

“明崇俨……”她喃喃地说了出来。

她记起来了,当初说服武皇同意自己去道观的便是此人。

明崇俨隔了老远,似乎还能听到她压低声音的自言自语,嘴角噙笑看过来,不知跟谢煜说了什么,接着道:“……如果小臣没看错的话,方才道长似乎对县主有试探之意。道长常年在外,还不清楚其中缘由,小臣便多嘴一句——县主去正清观,原因特殊,不便告之,不过圣人并没有将县主一辈子寄于道观的意思,等过了某一阵子,还是得回宫来,关于什么天分能力的事,道长就不要操心了。”

不管李青珞如何尴尬,她也不能反驳,因为李旦本就是这个意思,明崇俨看得很清楚,也十分坦然地帮她说出来了,将这些啰啰嗦嗦的话总结一下,便是——就是来混吃白喝的,吃完拍拍屁股走人。就差在脸上写八个字——“不服憋着,多管闲事”!

李青珞无可奈何地朝谢煜看了一眼,有一种他方才的侃侃而谈全是对牛弹琴的歉疚感。

谢煜掀起唇角,眼里却毫无笑意。

而就在这个时候,树林里连滚带爬冲出一个人,浑身是血,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朝三人冲过来。

“魏王、魏王被野猪拱死了……不是我干的!不是我干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