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局(二十二)(2/2)
李青珞脚步一动,想去追他,而谢煜猛然拉住了她,他手上冰凉,为了不冻着她,隔着袖子握住了她的手腕,“不用去追了。”
李青珞讶异地看了他一眼,脚步却黏在了原地,“你信他?”
两人雕塑似的立在街道中央,直到马蹄声彻底消失在拐角处,而谢煜缓缓点了点头,李青珞才放弃了僵持,挣脱他的手,淡淡道:“走吧。”
……
半个时辰后,两人悄悄回到九仙门的道观,轻手轻脚,没有吵醒观中呼呼大睡的小道童。
李青珞虽然冷着脸,但心肠还不至于硬到让他独自待在庭院中受冻,煮了一壶茶给他暖身子。谢煜看了看茶碗中漂浮的生姜,想说能不能把这个扔掉,隔着雾气看到李青珞如炬的目光,连忙憋着一口气吞了,热茶滚烫,但浑身仍是发冷。
“你是什么时候,发觉自己身份的?”李青珞撑着下巴,补充了一句,“总不会从娘胎里出来,就明白自己任重道远,天降大任吧?”
谢煜放下茶杯,低头努力回想了一下,然后摇摇头:“忘了。五岁以前的事,都忘了。”
“这么说,你五岁就通晓天文地理,无所不能了?”李青珞想象了一下一个五岁小娃一本正经讲大道理的模样,觉得好笑,但笑不出来。
谢煜道:“那个时候,我已经被师爷收养了。”
他敲着茶杯,仿佛回忆起什么,唇边出现一抹笑意,“司马老道是我好友,没想到再次见面,居然是这幅样子。”
他还记得自己脑海突然被陌生的记忆所占领的那天,头痛欲裂是免不了的,疼痛过后,便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或者说是原本的面目。五岁的稚童,同龄人还在牙牙学语,他像个小老头一般终日和老道长对弈闲谈。
十五岁的时候,他已经走遍长安洛阳每一个角落,找不到任何一丝线索,不想坐以待毙,于是他最后一次回到山上,与老道长拜别,云游四海。他觉得,如果最后仍是一无所获,好歹也能死在外面,人们常说“衣锦还乡”,哪怕是坟堆,也得依依望着故土的方向,可惜他是找不到故土的。
升斗小民有燕雀之志,王侯将相有问鼎雄心,封狼居胥自是求之不得,哪怕一着不慎,倾巢覆卵,也好过苟活一世,他看似落拓不羁,但却是替别人活的一辈子。
谢煜举着茶杯却不喝,搁在唇下,透着白腾腾的雾气看夜景。李青珞下巴搁在双膝,一并看着外面。
“有时候,我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李淳风,还是我本人。”谢煜缓缓道:“人有三魂六魄,大约我只有一魂一魄属于自己,等死了之后,说不定还得麻烦崔珏再寻二魂五魄来,才好凑成一组去投胎。”
他觉得李青珞过于安静了些,以为她已经睡着了,一转头,却发现她抱着腿正在看自己,月光照得她脸颊仿佛象牙一般。
谢煜有些怔然。
李青珞今夜奔波了整个长安城,疲惫不堪,她只是觉得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谢煜,能偷得一刻闲情已是十分不易。她感觉肋下有东西戳着自己,想起来当时从画中拿回的卷轴还揣在怀里,便拿了出来给谢煜看。
谢煜一怔,“这卷轴上怎么一个字都没有?”
“我也不知,所以请你观摩鉴赏一番。”李青珞道:“如果有用我就留着,没用拿去垫桌脚了。”
谢煜展开卷轴,“画中的东西,有皮无骨,所以就算原本有字,现在也就是无字天书一本,你当时可有看清这上面写了什么?”
李青珞却道:“它本就什么字都没有。而且,我是在甲寅阁发现这卷轴的。”
谢煜对太史局了如指掌,甲寅阁本应放着什么东西,他一清二楚。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缓缓下了定论,“这应该就是《推背图》。”
李青珞心中一喜。
“但是——”谢煜强调道:“它没有字,只是个空壳子而已。”
李青珞十分失望:“是不是写的时候用了什么特殊的墨水,我听闻有些胡商卖隐形墨水,只得在月光下才能显现出来,你好好想想?”
“我写的又不是什么禁书,犯不着藏藏掖掖,况且这些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小把戏,骗不了人。”谢煜含笑道:“欲速则不达,小县主,在找到它之前,我还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