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在古代的悠哉日子 > 第 39 章

第 39 章(2/2)

目录

两人先是在这二十来人中选出了七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但是这远远不够。

于是郭大娘又带了几批人上来,最后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一共有三十五人,这些人里有的擅长种植、有的擅长打理果园、有的擅长养殖,可以说是将庄子上所需的人都够上数了。

但是除了这些干体力活的人,还差给他们做饭的,但是看了这么多的妇人,会做饭的很多,但是基本上就没有愿意只卖自身的。

都说要和家里人一起,有那只卖自身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看着就不行,最后两人拿不定主意,便转向了谢富贵。

谢富贵摸了摸下巴“既然这样,不如就将刚才那一家六口人的买下来,那婆媳两人可以当厨娘做饭给庄子上的人来吃,况且我们家的庄子也需要人照看,刚才听郭大娘的意思那家的男人是当过管家”

这最后一句是对着郭大娘说的。

“谢老板好记性,我这不过是提过一嘴,你这就记住了,没错,那家的老爷子之前是当过管家,后来因为主家落魄,就将他们一家子都给卖了”

郭大娘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有藏不住的鄙夷,当然那是对着那六口人之前的主家的,毕竟人是她收下的,当然见过那家人的嘴脸。

见过卖下人的,但是第一次见这么缺德的。

一般来说主家再怎么缺钱想要将下人卖了,只要不是下人犯了不可饶恕的过错,也不会把人往肮脏的地方卖。

但是这赵家之前的主家可是一来就说要把赵家的儿媳妇和闺女卖到那肮脏的地方,只因为能够多卖几个钱。

还好因着赵家人还有点积蓄,等他们被卖了之后,便立马和郭大娘商量看看能不能他们自家给钱将郭大娘多花的那笔钱补上,不要将他家的儿媳妇和闺女卖到那种地方。

郭大娘虽是做人牙子的,但是既然人家有钱补上她多给出去的那笔钱,她也就乐的不做那缺德到家的事。

于是赵家就将家里的积蓄拿出来把自家的儿媳妇和闺女缺的那笔钱补上,也是因此,他们家剩下的积蓄就不够一家六口赎身的了。

听到她这样说,谢家三人就放下心了,随后又考虑到家里是两个庄子,于是谢富贵又让郭大娘找了一家人买下来。

这家人只有五口人,主事的是这户人家的长子,谢富贵想让这家的长子作为另一个庄子的管事。

这家的长子很是机灵但是为人有分寸,不会耍什么小聪明,谢富贵是想着让他跟着赵祥学习下。

到时候培养出来就可以当做另一个庄子的管事了,赵祥就是那六口之家的主事的。

事情想明白了,人也买好了,三人就商量着带人回去了,这么多的人,三人商量着小孩子就坐上牛车跟着回去吧,其他人就跟在牛车后面。

商定好了之后,陈菊英等人出了牙行的门,让谢富贵带着那些人到放牛车的地方等着。

这边就和黄秀兰去了布行,买了些布料和棉花,打算给刚才买的那些人做衣裳,当然不是她们自家来做,而是打算交给其中的妇人来做。

所有东西都买齐了之后,一群人就浩浩荡荡的往庄子走去,这么大的一群人目标是很显眼的。

于是就有当天来集市的青岭村的人看见了,这人回到村子里一传,村里所有人都知道谢家发财了,买了一批人的事情。

再说这边,一群人到了庄子之后,谢富贵、谢富贵和黄秀兰、陈菊英也并没有一下子就撒手,而是花了几天时间将所有的人手安排好。

并且将一些规章制度也都一并定了下来,谢富贵和陈菊英、黄秀兰这才回家了。

至于谢大柱,这不是山上的柿子还没有收完吗,他要带着人上山收柿子,并且要教庄子上新买的下人做柿饼,忙的不可开交,根本走不开。

好在陈菊英等人回去的第二天,谢二柱就来帮他了,这才不至于让谢大柱忙的累到。

十来天左右,山上的柿子都被摘下做成了柿饼,只见庄子里里外外只要是能够晒制东西的地方,都晒满了柿饼,而早些时候做的柿饼已经开始呈现干扁状况了。

而那些板栗和橙子,说话话还真的是不好处理,板栗和橙子成熟之后只要不是遇上特别大的霜冻,一般能挂在枝头很久。

而柿子一旦成熟不摘下来就容易被鸟儿啄掉,因为成熟的柿子是软的,所以一开始谢富贵对柿子就比较头疼。

而现在柿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这板栗和橙子还没有得到解决,不过谢大柱和谢二柱也顾不得考虑这么多了。

在这庄子上呆的时间越久,就越想念家里及家里的饭菜,其实庄子上的厨娘的手艺不算差。

只不过他们两人吃惯了家里加了“料”的饭菜,这一下子从山珍海味到寡淡无味,不管是谁都会不适应。

于是一确定庄子上没有问题了,两兄弟就赶着回家了,等到家时已经是傍晚了,正好赶上陈菊英做饭。

等到吃上饭了,两兄弟就拼命的狼吞虎咽,像是饿了几辈子,把谢家人都吓到了,过后就是心疼了。

觉得这两兄弟在庄子上肯定没吃到什么东西,赶紧的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往他两碗里夹菜。

连苗儿都以为他们在庄子上累到了,于是后面的几天都偷偷地往自家爹爹和叔叔的水杯里加稀释过的灵泉水。

完全没想到就是因为这灵泉才导致两兄弟在庄子上吃不好,对家里的饭菜甚是想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