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情生(2/2)
眼前的这个五柳先生既然不愿意告诉他们真身,可见是不愿意与他们回到书院。既然这样,不如从小事开始打动对方。
“我看你并非大家出身,怎么会和他成了朋友?”陶渊明指了指在亭子里自告奋勇杀鱼的马文才,忍不住开口问道。
眼前的这个人,从为人处世还是从他手心的老茧都可以看出,他并非士族出身,但是很奇怪的是,他与那个马文才却是极好的朋友。
在市集上,他已经看出来那马文才意欲动手打人了,却再见到眼前的这个小江一笑之后,收敛了脾气。
如果说马文才是一把出鞘的利剑吧,那眼前的这个人,似乎就是能够收敛他锋芒的剑鞘一般。这可真是有趣。
“他救了我,我们就成了朋友。”小江看着烤鱼,将烤好的鱼放在一旁。
“仅仅是朋友?”陶渊明坚持问道,他看过来,可不是朋友这么简单。那个马文才一看就心高气傲,大家出身,居然会为了眼前的这个人洗手作羹汤,在那里杀鱼,这可不是一般的朋友。
“不然呢?”小江歪头反问道。“知己?”
“也许是心悦君兮君不知也未尝可知。”陶渊明觉得马文才此人虽然处世太过自我,但是某些时候还是有可取之处。别的不说,给茶钱的时候,可是给得非常爽快,杀鱼的时候也杀得很仔细,自己帮他一把也无不可。
“陶先生别说笑了,文才他……”小江停顿了好一会,才开口道,“他心中另有喜欢的人。”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小江觉得心口有一丝一闪而过的抽痛,似乎是心疾又发作了。不知道为什么,明明知道的结果,现在却变得很难说出口。
“哦,是吗?”陶渊明可不信对方说的话,但是看对方的神情,似乎也没有作伪。这世情已经变得如此复杂了,他不过几年没在世上走动,这情之一字已经如此让人难以看懂了。
等等,对方叫他陶先生……
陶渊明诧异地看了小江一眼,小江笑着点了点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先生不愿明说,我自然不会告诉他俩。”
陶渊明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口询问道,“那马文才喜欢的是谁?”
小江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见陶渊明问了,也只好作答了。
“祝英台。马文才他喜欢的是祝英台。”
不管是哪一个传说里,马文才他爱的,都是祝英台。
陶渊明不可置信地看了看刚刚才从屋里拿了桃花酿出来的祝英台,再看看时不时望向小江的马文才,又转头看了看小江。
小江这个小子的确不错,既聪慧又体贴人心,就是眼神不太好。
吃过晚饭之后,祝英台和小江去收拾房间。陶渊明为三人都准备了客房,祝英台去收拾自己的,而小江则是去收拾他与马文才的。
马文才则从包袱里拿出了燕窝,借用了陶渊明的小炉子,开始炖燕窝了。
“马公子不愧是士族出身,居然还随行带燕窝。”陶渊明觉得士族的奢靡之风也是太过了,“你借住此间,不觉得这燕窝与我这草庐不太相配吗?”
好好的隐居之地,怎么能容忍此等奢靡之风?
谁知道马文才头也不抬地说道,“这是给小江炖的,与他相配就行。”
在找不到名医给小江调理之前,他只能听从王兰的说法,说是每日里燕窝人参地养着,总归是会好一点的。
陶渊明心内波动,表面上神色未变,开口道:“马公子是大家出身吧,看你说话,估计也是官宦世家。”
马文才不明白这个卖茶大叔怎么那么多话,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回答了。“马太守是我爹。”
“那马公子不觉得,你和小江不是同路人吗?”陶渊明话刚说完,就看到马文才神色一变,眼神也变得狠厉了不少。
“本公子劝你想清楚,小心祸从口出。”马文才看着陶渊明,冷冷地说道。“我与小江如何,不需要旁人置喙。”
“我说一句马公子就怒了。可马公子有没有想过,若是你爹呢?”陶渊明见马文才变了神色,反而心中多了一丝宽慰。
如此看来,这马文才倒也不是随意而为,而是真心了。这世间,唯真心二字最难求。
“这世上,身外之物皆容易被偷,靠他人之势亦不能长久。唯独自己所能掌握的,才是永远不会丢的。”陶渊明说完,转了个身,念着一首马文才没有听过的诗歌离去了。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马文才看着燕窝,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做好准备?就是他爹,也不能对小江说任何的话,一句也不可以。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建康,王坦之所在的府邸里,多了一个会做家乡菜的厨娘和一个识文断字的书房丫鬟。
在王家所有人都以为这场风波已经平息的时候,马文才这才亮出了他的獠牙。
等到北伐胜利之后,王家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措手不及了。
祝英台心中还是想念着梁山伯,长夜漫漫,她实在无聊的很,只好去找小江聊聊天。
小江看着眼前的女子在那里诉说着她与梁山伯之间的矛盾,不禁在心中感慨,真是缘分天定,这祝英台现在就已经对梁山伯动了心,难怪以后会情根深种,双双化蝶。
一想到化蝶的事情,小江心中又是一丝疼痛。
北伐的事情现在还没公布,他甚至不能以赌约为理由,让马文才以后不要喜欢祝英台了。可是时间拖得越久,马文才的感情就会越深,那么到时候马文才只会越发的痛苦。
马文才进来的时候,就看到祝英台在那里喋喋不休,而小江眉头紧皱的样子。
“祝英台,你没看到小江不舒服,你还在这里说个没完,你烦不烦?”马文才毫不客气地对着祝英台说道。
“马文才,你怎么说话的?我……我……”祝英台心中本就烦恼,被马文才这样一说,更是气恼。小江见状,连忙安慰祝英台道:“文才也不是故意的,你别气了。我看天色已晚,你早点去休息,我们明天还要继续去找陶渊明先生呢。”
小江软言细语,祝英台的心中这才平复了下来。她又见小江脸色苍白,心中也明白小江体弱,也就不和马文才一般见识,直接告辞了。
等祝英台走了,小江才对马文才说道,“你既然喜欢英台,对她的态度就该好一点。不然以后有你后悔的。”
马文才若是一直是这样的态度,只怕三年过去了,祝英台也不会对他另眼相看的。
小江本以为马文才听了这话态度会有所松动,谁知道马文才以一种诧异的眼神看着自己,不可置信地开口道:“你说……我喜欢……祝英台?”
难不成,小江一直认为他喜欢的人是祝英台?天哪,小江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错觉?
小江点了点头,“我知道你不好意思明说,但是我看得出来。”
“看出个什么!我根本就不喜欢她!我喜欢谁,难道你一直不知道!”马文才一步一步地靠近小江,小江不自觉的一步步往后退,最终停在了墙壁前。
马文才伸出一只手压在了墙壁上,挡住了小江的去路,逼得他与自己四目相对。
“不是祝姑娘吗?”小江回想了一下梁祝这个故事,又回想了一下尼山书院的学子,实在是想不出旁人了。忽然小江想到一人,脸色大变道,“难道是梁山伯?”
马文才恨不得敲开小江的脑子,看看他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马文才看着小江,一字一句地说道:“你听好了,我马文才这辈子只喜欢过一个人,这辈子也只会喜欢这个人。那个人就是你,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