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是一只肥羊呀!(2/2)
祝桥庄原本武林气氛就浓烈得滴水,此刻更是聚满三教九流,不论是舞枪弄棒会几招的,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到了要决出新盟主的当口,远远近近的都要赶来凑个热闹。
老李经商多年,深谙商道即是人道,人多了,才好做买卖啊!
问他为何要在祝桥庄发财,而不去万花台碰运气,实在是因为祝桥庄的人比起万花台,还要多出数倍。武林大会的擂台是什么地方,能受邀前去观战的除了武林中有头有脸的人,非富即贵,凡俗之流悉数拒之门外,只得做观光客,都聚在最近的祝桥庄沾光,听听说书人转述解馋。
但凡是听闻高手间难分难解的较量,燃起热血的过客,在离开时多少会买些物件,匕首,短刀,佩剑,还有模仿当红流派造的诸如飞镖暗针等等独门武器,一些所谓“独门秘籍”之类的赝品书籍,在这种时候也卖得火上加火。
譬如这次武林盟主出身的万花清心流,佛哭行王的狂虎帮,都是武林中炙手可热的大派,可算得上中流砥柱,自称是从其中流出秘不外传的武学书就有几十种之多。买书的人不少,能看懂的却不多,不过,留作纪念无伤大雅。
外行人多,手脚就不干净。刚才来几个不懂规矩的,把货拉乱不说,还要他附送什么秘籍,这世道,当真以为买口刀回去,都能当大侠么?
李三钱愤愤想着,又将目光投向来来往往的人流,物色新客人。
喔哟?
那位行人,看向他的摊子时,好像脚步慢了少许?
这条街,做买卖的不止李三钱一个,但生意就数他最好,其中原因,当然和三寸不烂之舌与精明识人的眼光分不开关系。
他眯起眼,那么轻瞥之下,已看出此人相貌堂堂,身形挺拔,衣着虽花色素雅不如绫罗绸缎惹人注意,质地却挺括不俗。肤色不似镖师铁匠那般暗哑粗糙,比之蜡黄无力的书生却又白嫩精神许多,剑眉高挑,双眼透亮虎虎有神,顾盼生辉。黑发披肩束着小髻,虽不考究,发簪可不折不扣是荣山白玉,一根簪就顶得上小户人家整年收成。
再看此人神情悠闲,走走停停,时不时咬一口手上的雪花糖糕,不似是那些喊打喊杀浑身煞气的江湖人,倒像是隐姓埋名游玩在外的大户人家公子,真是再好不过的生意对象。
李三钱心下拿定主意,在男子踱步到摊子近旁时,不紧不慢探出身,将其拦下。
“这位公子,我看你风度不凡,颇有俊才之气,实在该配把趁手好剑,您不妨来小店这里看看?包您满意!”
那公子哥儿看他一眼,果然没有转头就走,而是感兴趣地停下脚步,嘴里还嚼着脆生生的糖糕,雪花般的糖屑却一点儿都没沾身,吃相可谓文雅非常。
“说是包我满意,可我看你这里,都是些入不了眼的赝品。拿些破铜烂铁敲敲打打,就拿来糊弄,本公子可不是那么好骗的人呐。”
这位公子说起话来,也是清雅非常。声音圆润清亮,颇有底气,却不显得咄咄逼人。他绕过老李,慢悠悠地将眼神从摆得满满当当的杂货这头扫到那头,又绕到另一侧的货架前继续扫视。
“话可不能这么说,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奇侠配良剑,看您一表人才,器宇轩昂,万花清心流那位武林盟主也不过如此,我这有把封存多年的名剑,江湖人称六月雪,这剑不一般,正是失踪多年的名匠独眼叟亲手锻造,和那位盟主所用是分毫不差的姊妹剑,剑出鞘如六月近雪不知暑热,寒光逼人,晃得人睁不开眼呐。公子,这可是千载难逢,过我这店,再找不出第二把,货真价实,知道您识货,一看便知。”
公子只是笑眯眯地听,不反驳不打岔,还真把他这么长一段说辞都听完了。以往早惯于被客人各种质疑取笑,老李深感欣慰,确信今日肯定能从此人钱袋里套出银子来。
“货呢?”
公子哥吃完糖糕,扔下垫纸,拍净双手,气定神闲地说两字。
老李正等着他问,此刻不再多说废话,拖出藏在货架下的桐木条箱,小心打开。
红绸上躺着一柄长剑,宽约三指,剑身光可鉴人,如上好白银磨制,光泽莹亮而又多出几分锐利之气。剑柄端正,朴实无华,仅有防滑纹路与护手,倒正好与公子身上衣着相配。
当然,要是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剑离什么绝世名器还差百里地。什么六月雪啊,独眼叟啊,全是老李信口吹嘘,但以寻常兵器来说,此剑已算是上品。它没什么名号,不过就是老李从某个落魄匠人那里便宜收来,想找好价出手,今日总算抓到机会。
“哦,六月雪,就是这把?看起来没什么出奇的。”
话虽这样说,公子却伸手将剑拿起,小心地对光看了又看,还并起两根手指顺着剑身滑过,似是在检查表面是否平整。
他的拿剑姿势沉重,怎么看都不像是用惯剑的,手腕扭转还有些生涩,不折不扣的大外行,看来这桩生意是做定了。
老李看他兴致盎然,心下乐开花,又绕到男子对面,拿出绸布垫着,请他放在货架后的长桌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