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2/2)
跟着王信上了楼进了包厢里头,就见胡掌柜几人坐着桌边儿,啜饮着茶水偶间闲聊几句。
见着悠闲自在,颇有几分雅趣。
“胡叔,来福师傅好雅兴,慧娘这是来得巧了。”
李慧娘甫一进来,跟包厢里头的其他几人点头打过招呼,这才笑着跟胡掌柜他们打趣道。
来福三十多岁的年纪,是个高大威猛的憨厚壮汉,臂膊肩背肌肉虬结饱满,长相威风凛凛。
眼见着着实不大像个厨子,反而跟走江湖的老手那般,初见觉得颇为瘆人的。
然而却是杨师傅的得力徒弟,鼎丰楼里头的二把手,于厨艺一道颇有造诣。
这次跟着胡掌柜去了府城,在满月楼里头当掌勺师傅,顺道儿带带几个小徒弟,算是独掌后厨大权了。
胡掌柜捊了捊下巴上的胡子,重新给泡了壶茶,倒了杯茶水递到李慧娘跟前。
“你这丫头,说话净是转弯儿抹角的,想喝我胡某泡的茶水罢了,这有何难?”
“赶明儿想喝了,直接说一声就是,难不成我还会拒了你。”
胡掌柜笑盈盈说完,又招呼了宋父几人喝茶,而后重沏了壶茶。
见着李慧娘跟胡掌柜说话,来福憨厚方正的脸庞上露出笑来,粗旷声音豪迈道:
“慧娘丫头,胡掌柜这话,我给你记下了。”
“何时想喝好茶了,就来找掌柜的讨要,有我们这么多人替你看着,掌柜的可不能不认的。”
李慧娘前段时间长久混在后厨里,跟杨师傅的几个徒弟,以及鼎丰楼的跑堂伙计熟稔得紧,跟来福的关系自是不差的。
况且,来福见着是个面黑唬人的粗旷糙汉,实则心思细腻纯善,为人厚道极好相处。
“这下好了,有来福大叔他们作见证,胡叔您后悔都没地儿去了,可没法子食言了。”
有了来福打趣说笑在前头,李慧娘笑眯眯地见着胡掌柜,佯装诡计得逞那般。
见着李慧娘跟来福来回打趣说笑,胡掌柜装作无奈地摇了摇头,儒雅的脸庞上净是好笑不已。
“就这点子小事儿,哪值当你俩这般,等从府城里头回来,给你们都包些好茶叶就是。”
这番小闹剧散罢,等在鼎丰楼后院备下的马车,被车夫喂饱了赶了出来。
李慧娘跟胡掌柜几人下楼,拎着包袱就上了马车,启程往府城赶去了。
临走时,宋父郑重地到胡掌柜跟前,拜托了他好生看顾着李慧娘,又跟刘远舅兄嘱托了几句。
一番举动完毕,这才笔直地站在原处,注视着马车上的一行人离去。
出了源安镇,车夫不紧不慢地赶着马车,几辆马车有条不紊地,缓缓往松平府的方向驶去。
除了小半段路走的是颠簸的土路,大多数时间都是走在宽敞平坦的大路上,已经没那么折磨人了。
然而,就算李慧娘如此稳当地,坐在舒适的马车上,都没太好受。
仍是觉得浑身上下都酸疼得紧,筋骨皮肉好似都松散开了那般。
好在路上没被耽搁,赶在黄昏时分,天色还未曾完全暗沉下来的时候,李慧娘一行人终于驶进了府城。
华灯初上,繁华昌盛的街道热闹非凡,行人如织,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林立有序。
许多小摊贩敞开嗓子使劲儿吆喝开来,用力摇手摆弄着小摊里头的物什,清亮浑厚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生生不息,处处是景处处世情。
李慧娘揭开马车上的车帘,往外头看去的就是这番昌盛景象,让人心潮澎湃。
偌大府城里头的夜景,眼见着远比源安镇要繁荣热闹许多,果然不同凡响。
马车渐渐远离繁华的闹市,往稍显安静清贵的西城那头驶去,胡掌柜安排好的宅院就在那处。
车夫停下马车的时候,暗蓝天色完全黑沉下来,可见清凉银月旁相伴点点星辰,夜色深了。
进了府邸里头,李慧娘从马车上下来,就见胡掌柜等在旁边儿。
见了她就说道:“夜色不早了,大家赶路都劳累了,我吩咐好了下人给你安排好了院子,等会儿就让人领了你去。”
胡掌柜说着,和蔼地继续笑道:“今儿就早些歇下罢,养足了精神,明儿再去满月楼里头瞧瞧。”
“少爷近段时间来了松平府巡视铺子,这几日得了空闲许会过来满月楼,到时见了人亦不必惊慌。”
李慧娘听了这话点了点头,心里头也没谱,虽说时常听胡掌柜念叨东家少爷,说是平易近人极好相处。
得知了这沈家大少爷的事迹,就可知这位年纪轻轻的东家,那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小小年纪就没了亲娘,常年生活在伪善的继母,以及偏心眼儿的父亲手里,没点子心机手段傍身,哪能活得如此自在畅快。
心里的念头转动,李慧娘面上不动声色,笑着地应道:
“胡叔放心罢,有您在什么都好办。”
“满月楼的差事儿,慧娘会好好办的,定不会让东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