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7章(捉虫)(2/2)
旁边一起的托盘里放了许多东西,粗粗一看都是片成了透明薄片的肉食,刀工极好,又有蘑菇、火腿、豆芽等物。
只是大多都是生的,他本想下筷子,却有些迟疑了——这怎么吃啊?
他不由看向了站在身边的宫女。
这宫女长相清秀,见他面露疑惑便半跪下来,轻声同他说话:“大人,这是御膳房新供的膳食,奴婢帮您准备。”
她先捡了小碗中的鸽子蛋轻轻磕进那碗汤里,又依次把那些薄如蝉翼的肉片放进去,依稀能看出是生鱼片和生肉片,又加入了鸡肉、腰花、肚片,筷子轻轻搅动,肉片开始变色发白,眼见着是熟了,又加入了豆腐皮、葱丝、玉兰片、豌豆尖,最后将小半碗烫过的米线放了进去。
做完这些,小宫女抬起了头:“大人口重么?”
丁潜嗜辣,便点了点头。
小宫女便捞了一小勺胡椒油滴进去,把碗推到他面前:“大人请,小心烫嘴。”
丁潜用筷子拨开碗上飘着的油看了一眼,底汤浓白,闻着有鸡汤、鸭汤和骨头汤的味道,满满一大碗的料,荤素都有,叫人看了食指大动。
他撩了一根米线送进嘴里,被滚烫的热度吓了一跳,米线沾染了汤的厚实,又有肉的鲜香和蔬菜的清新,小心翼翼嗦进口里,十分柔韧有弹性。
肉片极薄,被热汤一汆就熟透了,并且不像煮久了的肉块那样柴的过火,这肉鲜嫩异常,沾满了汤汁。
因为还加了胡椒油的缘故,入口就是鲜香麻辣,这味道也不霸道,没有夺去食材的原始味道,却很能开胃。
最主要的原因,他坐在风口吹了太长时间了,手脚都已经僵硬住,这时候吃到的这口热汤简直让他幸福的想要落泪。
他在这吃的满头大汗,旁边的几个官员看的也有几分意动,他们本来对这菜色不抱希望,因此看见御膳房呈上来的生肉生菜都没什么大反应,至多感叹一声这御膳房也真够敷衍的,同时羡慕坐在里头的人罢了,但谁让他们人微言轻呢?
可这时候看丁潜睁大眼睛嘴唇红肿满头冒汗的幸福表情以后,他们却忽然动了心——说不定这回御膳房的饭菜好吃呢!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把目光放到了那份米线上,有些性子急的不等宫女动手就自己往里头加食材,等吃到口中的时候,几乎泪流满面。
太棒了!
这么冷的天居然还有滚烫的食物可以吃!味道还如此鲜美!
真香!
外头的官员此刻都有些顾不上自己的形象,一个个都猴急地往嘴里塞,还有不怕死的直接去喝汤,被烫了一嘴也舍不得放下,轻轻呼着气缓解舌头上的痛感。
外头是这样,里头景象也奇特。
皇室用餐规矩,再好吃也不能超过三筷子,可皇上这都捞了几筷子了还舍不得放下,吃的满面红光。
搁在平时,皇后一定会劝他注意节制了,可这时候的皇后也端着碗在吃,模样秀气文雅,只有微微红肿着的嘴和涂了胭脂似的面庞暴露了她正吃的开心。
底下惯常互掐的大臣们这时候都空不出手嘴来,盯着那一碗米线吃。
不多时就有人暗示旁边伺候的小太监把屋里头燃着的碳给撤了。
无他,太热了,只怕背后都出了一身的汗!
可也是真舒服啊。
皇帝的亲弟弟睿亲王一抹嘴开了口:“皇兄今儿个御膳房是下了大心思么?这道吃食构思奇巧,臣弟用的实在痛快。”
说完还夸了夸皇帝统御有方。
心里美滋滋的皇帝听了这话自然开心,当即喊了一声赏,又叫剩下的菜赶紧端上来。
剩下的膳食多是中规中矩的汤品大菜,煎炒炖炸,看着比平日里更加尽心一些,然而在那一碗米线的衬托下不免有些失色,好在皇帝心情好,也没追究,只是心里头多少也有几分遗憾。
宴会还在继续,刘尚和方刍却有些忧心忡忡地坐在屋里。
他们自然也知道每逢这个时候御膳房少不了被抱怨,可他们也没法子啊!
进上的菜品那么多,若是一样一样准备哪里来得及?况且御膳房到乾清宫还有段不小的距离,他们这又没什么保温的办法,等端过去的路上风一吹就凉了一半,皇帝再多说两句话,剩下一半也凉了。
今年他们变着法儿想供些热菜,可收效甚微。
结果临敲定菜单子前,刘尚一时兴起问了一句当时正巧呆在屋里的沈如晦——他这是还记着那道天麻玉竹蒸鹌鹑呢,结果沈如晦就提出了这么个米线的法子。
他们试验了许多次,又叫沈如晦做了一次,才掌握了这法子,成品出来试了试,简直惊喜非常,立刻把这道“菜”加了进去,又恐怕皇上不喜欢,其余的菜品还是照着原计划呈上去。
这时候宴席估摸着过了一小半了,他们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却还没回来,让人觉着忧心。
又等了一会儿,刘尚和方刍正准备亲自去看看,门忽然被推开来,他们派出去的小太监一脸喜气洋洋回来。
刘尚方刍对视一眼,转头问他:“怎么样?”
那小太监咧开了嘴:“恭喜刘爷爷,恭喜方爷爷,皇上说了,这回咱们膳房的心思巧,要赏咱们呢!”
刘尚和方刍的心这会儿才安顿下来,不禁也喜笑颜开:“得了,回头歇下来了咱们好好乐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