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相濡以沫(2/2)
点心碎屑掉在水面,立刻吸引了一大群鱼,肥美的身子看的我好饿。我抬脚划出一趟水,鱼儿们散去两步,又重新簇拥在食物周围。鱼,真的是一种贪婪的生物,即便鲜美的饵下藏着的是钩子,它们也要一代又一代的前赴后继;纵使胃已经吃得胀满,也不甘最后一口美味落于旁人而将自己活活撑死。
“听夫子讲过相濡以沫,说是泉水干涸的时候,鱼儿会聚在一起用自己的唾液滋润对方。”我紧紧的盯着那些鲤鱼大张着的用力吸食的嘴巴,估算着以他们的口型能产生多少口水。
“我还从未见过那等情景呢?”
“我当时听了也不信,所以就捉了两条鱼在盆子里放干。”
“结果呢?”
“盆子底下有层薄薄的水,它们就扭动着身子往底下钻,把对方垫在自己的身上,结果水还没蒸完它们就都死啦!”我嘿嘿的笑。
绯红眼睛瞪大了一圈,开心地笑了:“你真是个残忍的孩子。”。
“由此可见,人们看待事物总是透过自己的映射。人们在绝境中常常不会互相扶持,所以臆想鱼,那不如人类高级,被人称作畜生的生物,会在绝境中彼此照料,用来勉励自己克己修身,不然就是连畜生都不如。又或者幻想春蚕吐丝是无私奉献,将对天物的掠夺煽情为自然的进贡。”我的确残忍,对我讨厌的东西。
“大概是这样的吧,所以人们就将庄子的话去精存糟。”
“什么去精存糟?”我仰着的身子一下回正。
“原话不是这样的吗?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世人只取前半句。”
“啊?怎么会这样,夫子都没有告诉我!”我大喊一声,忿忿不平。
“你师父大概是觉得你还年幼,体味不了后半句的涵义吧。况且小孩子就是应该多接收一些光明的,正能量的东西嘛。”
“那你给我讲后半句的意思。”
“就是讲与其在逆境中相互滋润,不如谁也不认识谁,活在大好的江河里。”
“这样就解释完了。夫子通常会援引一个例子的。”我不满地说道。
绯红把手里的点心一下抛掉,拍干净手掌,将身子坐正。
“有一双青梅竹马的男女,弱小,受人欺凌,相互慰藉,扶持成长。长大后,他们互生情愫,男人开始变强,渐渐可以保护女人,可女人并不满足,她不满足只在池鱼之地苟延情爱,她还想要站在央央乐土上花前月下举案齐眉,于是她抛下了跟自己相濡以沫十几年的男人,转而嫁给了另一个男人,那个男人给了他不能给她的情爱与痛快。纵使后来结局惨淡,女人也并不后悔当年的决定。你说,这是不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大概是的吧。不过是我的话,我不会那么做的。”
“公主不会那么做,是因为荣华富贵,万千宠爱公主都有了,所以才不贪慕。而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为了这样东西,人是会背信弃义,是会变的很坏很坏的。”
是吗?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为了这件东西会变得很坏很坏。我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呢?以前在梧桐台时,我最想要的就是走出皎月宫,去目见临淄走马观花的繁华,吞吐坊间吹来的香风,走去一个不会被贴满黄色符纸,不会被湖水围成孤岛的地方。。。。。现在呢?我已经走出梧桐台,我现在想要什么呢?
——————————————————————————————————————————
这孩子怎么了?绯红看着女孩呢喃离去的背影,不好出声提醒。等了两刻钟后,绯红拖着额头,想这孩子大概不会回来了吧?绯红懒得再等了,起身拍拍土打算先回去,今晚上还要干活呢。
一双黑色的鞋远远停了下来。这个人,怎么会在这?一袭迤逦在池边的红衣,阳光打在她脸上,她耳边的碎发落下一个剪影,黑鞋不受控制,只想靠近一点,在靠近一点。终于,那女子抬起了头:“小宝,别来无恙。”
PS:关于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创作背景。据说庄子家贫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妻子叫他外出借粮食,他去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许诺秋后再借,庄子说这是远水不解近渴就回家。妻子让他再去别的地方借,他说要像车辙里的鲫鱼一样相濡以沫过日子,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妻子只好偷偷地流泪非桀也,领取休书后,不久,就嫁给阔佬,然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