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2/2)
“你这丫头,我还以为你早就出府了呢。”又从后面搬出一只小板凳,江归燕拉着她,叫她坐下。
早在江归燕来到沈王府的时候,起先服侍她的丫鬟便是连理,她记得那个时候,这丫头还是那么一丁点大,转眼也出落成大姑娘了。
连理被她硬拉着坐在身旁,将那盘红糖糍粑重新献给江归燕。
“夫人赶紧趁热吃。”
“好咧。”
江归燕伸出筷子夹了一只,方准备张嘴,想了想又觉得不合适。
“哎呦,这恐怕是要给府里其他主子的吧。”
连理推着江归燕握住筷子的手,将那只沾着糖浆的糍粑送进了她的口中。
“放心吧夫人,大不了我再吩咐他们重做一碟。”
再者说,喜儿胃口本来就不大,这一碟子能吃上三口,她就谢天谢地了。
“好吃!”江归燕边嚼着边点头,又再度将脚边的账簿翻开。
连理的视线也来到江归燕脚边的账簿,不禁觉得好笑。
她记忆里的江夫人,上房揭瓦最是在行,又何时会得这些。
“夫人,是不是二少奶奶她们刁难你了?”
连理说这话时,全无半点心疼之意,满脸的戏弄,也是个没心没肺的坏丫头。
江归燕抢过她手里那碟子糍粑,转过去身。
“没事儿就赶紧干活去啊,少来我这儿说风凉话,小心我揍你。”
连理捂着嘴笑,将小板凳挪了挪位置,重新来到江夫人跟前。
“夫人看不懂这些东西的。”
先是老张,这会儿子又来了丫头连理,怎么一个个的都摆着一副了解她的面孔,说着不中听的话。
江归燕颇有微词,无奈的是他们说的全对,她是看不懂。
看来料理这沈王府,也是件不容易的差事啊。
正在她感慨之时,连理歪头盯着账簿看了好一会儿,灵机一动,对着江归燕道:“哎?夫人,若是不嫌弃的话,我倒是认识个顶聪明的人儿,兴许能帮上夫人。”
几个丫头不断从外头将一摞摞账簿搬进屋子里,那时喜儿正坐在桌前练字,以往陶滢就喜欢教她写字,后来沈知轩得空,也爱揪着她认字,一来二去,喜儿认识的字愈多,看的书也多了起来。
“原来是你啊,我还当连理说的谁呢。”江归燕跟在那几名丫头后面走进来,先是打量了眼空荡荡的屋子,接着视线来到喜儿身上。
喜儿没反应过来是什么事,连理一蹦一跳地来到她身边,挽住她的胳膊,笑道:“我嫌姑娘总是对着窗外出神,这不给姑娘找来了点事儿做。”
说着,又指向江归燕道:“昨儿跟姑娘说过的,江夫人。”
喜儿赶忙起身给她行礼,江归燕瞅了眼桌上铺满的宣纸,写着全是她认不得的方块字,喜出望外。
“连理说你会认字,快来给我看看,这上面写的都是什么啊。”
喜儿应声,翻开最上面一本,记得都是沈王府每日的开销,一条条都记载得相当详细。
她捡了几条给江归燕念了念,夫人一听更是欢喜,一拍手:“好,就你了。”
喜儿很是局促,到目前为止,她还是没能明白,江夫人上她这里来的目的。
照理说,她住的这地儿太偏僻,白日里是遇不见什么活人的。
“你啊,今儿什么事都不用做,专门帮我看这些账簿,有什么记错的啊,记漏的啊,都告诉我。”
江归燕这么说着,走到喜儿跟前,抽出一张崭新的白纸,铺在桌上,继续道。
“我好些年不来府上,里头的下人丫鬟各归谁的屋你都给我理出来写在这张纸上。自然,王府每月的开支是多少,也给我算出来,虽说我不认字,可多少数目的银子,我还是晓得的。还有,王府里这些大小事务,也一并给我理出来,每件事下面有多少人手,这些人每月领多少银子,都写上。”
话毕,夫人冲一侧的连理眨眨眼,二人欢欢喜喜一齐拉手走出了屋子。
“中午的时候你须给算出个大概来,倒时候我再来你这儿,说好了,可不许偷懒。”
喜儿从堆积成山的账簿里探出脑袋时,江归燕已经和连理走出了院子,剩得小人儿坐在里面,歪着头,满脸写了个“愁”字。
她明明记得这些事情都该归二少奶奶邓婵来管,既然江夫人回来,那就该她来管,又何时到了她喜儿的手上?
再者说,这么多本账簿,叫她看到猴年马月去?
※※※※※※※※※※※※※※※※※※※※
娃儿们,作者从山西挖煤回来了,侬们个还在了啊。这几天生病,拼了老命挣扎着从被窝里爬起码字,这不还要跟你们一起跨年么。今天在文下面留评的都有红包,打/赏灌/溉就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