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这一回打架,小邦是极不情愿向人家赔礼道歉的,他觉得他虽有错,但是,别人的错更大。因为别人家是俩人打一人,而自己则是独自一人,他心中却是极大不情愿。但是,小邦的妈妈是个善良的女人,她不愿意与别人家结怨,所以她亲自拿着几斤鸡蛋跑到邻村的李进家去赔礼道歉去了,说了许多道歉的话儿,搞得小邦一时很没面子。通过这件事,小邦今后再也不敢与别人打架了,因为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打架,无论有理还是没理,他是决占不到便宜的,况且,还只会给母亲带来许多麻烦与忧愁。
本村的小学学校,每天一到下午放学的时间,五个年级的学生,在操场上齐刷刷地列着方队站好,有的班干部的胳膊衣服上,还分别用别针别着十分醒目的三道杠,或两道杠,或一道杠,一道杠算是最小的小队长,三道杠是大队长,一般是由五年级的班长或学习委员担任。整个列队的场面还是相当气派的!随着校长一声下达“放学”的口令后,一年级的学生开始一个个屁颠屁颠地背着书包朝着家的方向奔去,紧接着的是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刚开始时,每个学生还都是正正规规的,一旦离开了学校,并转弯到了各个村庄的分岔口时,每个人几乎像快疯掉了似的,有的在学校里不敢大声说话的,也开始嗷嗷地大喊大叫着;有的不敢在学校里咧嘴大笑的,看到或听到有引人发笑之处的,也开始嘻嘻哈哈地尽情地大笑着;有会唱歌的,也自个儿亮出了清脆明丽的小嗓咿呀咿呀地高声大唱着……总之,大家没有了学校里的一切束缚,每个人自由得像一匹匹脱缰的小野马,欢蹦着,跳跃着。
小邦在二三四年级期间,本村庄里的高年级学生,还经常带领着他及本村里其他的男学生,与其它村庄的一帮男学生进行“战争”。所谓的“战争”,平日里打“土块仗”,或冬天下雪天里打“雪仗”。学生时代,大家都相当崇拜英雄,模仿电影里的英雄那是必然的,男孩子们都想把自己扮演成跟电影里的英雄那样,是如此神勇、机智、果断。大家到了各个村庄的分岔口处,只要有一个村庄的学生对另一个村庄的学生有“不敬”之语或“谩骂”之声,“战争”立刻爆发了。
一次,在春夏之交的某一天,上五年级的小邦堂兄阿亮带领着本村里的一群男学生,与邻村的一个五年级学生为首的且领着他们一帮人之间“开火”了。双方的“土块战”一时间你来我往,投掷得不可开交,大家“打”出去的大部分土块,成了“空炮”或成了“哑炮”,也就是没打到对方人的身上。堂兄是个机灵和勇敢的人,他学电影里的战士,从田地里匍匐前进潜入到邻村的“阵地”,连续投掷了几个土块,个个命中。堂兄得手后,小邦这一方的人个个竖起大拇指,远远地大声叫喊着“打得好、打得实在妙”,一边欢呼着,一边雀跃着。此时,堂兄在迅速地在后撤,小邦这一方的人就拼命地给他作“掩护”。因为被打中的一方吃了亏,他们要么灰溜溜地逃窜了,要么就是更加地激起了他们的怒气。有时被打中的一方集中几个人,采取攻击对方的一个或更少数的几个,有时被打中的人自个儿一人从田地里捡拾起更多的土块,或攥进裤兜口袋里,或装进书包,朝着打中的一方进行猛烈地报复性攻击。这时,打中的一方见势不妙,得迅速撤退,一旦跑远了,被打中的一方才收手而不再追赶。因为再闹——就闹到家门口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再闹——这样对哪一方都不好,只得把报复的机会留到下一回了。
那年夏季,小邦已上四年级了。一天,小邦兴匆匆地去上学。可就在头一天的夜间,江南大地刚刚下了一场倾盆瓢泼大雨。天一亮,天空放晴了。红红的太阳清晰地从东边地平线慢慢升腾起来,而此时抬头仰望天空,如碧玉一般湛蓝湛蓝,红日跃出的霞光四处飞溅,空中偶见几朵小白云儿,棉絮般柔和地在半空上浮动,空气出奇的新鲜儿。夏日雨后,漫步江南,风光旖旎迷人,自然美的醉人!
早晨,覆盖在各种花草及农作物上,不知是雨水,还是露珠儿,有时能看见大一点的水珠子,且在花草苗木的叶子上左右来回地滚动;或在草茎根上向下流动,并慢慢渗透到土壤里;还有的从叶子上滴落进路边的青绿草丛中;甚至还有一些更小的水珠,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一会儿悄然不见了,一切却又是那样的自然与美好!
这一天,小邦却算是太阳打从西边出来了——早早起床。他洗漱完毕后,并蘸着家里腌制的臭豆腐乳,快速扒光母亲给盛来的一大碗干稀饭,背着书包去上学了。
由于,他今天上学走得早,本村庄里的其他学生还没有一个从家里动身出来,不一会儿,他走到了紧挨着的两口池塘分界的一条大土埂路上。只因昨晚才下一场大雨,上游池塘的水,蓄得满满当当的,比下游池塘的水要略高出一米来。上游池塘着意蓄水,那是因为大部分水稻田在上游,平时需要及时灌溉,尤其在夏秋天,稻田容易干渴。而靠近下游池塘的土地,主要种植玉米、黄豆、地瓜、芝麻、棉花等抗旱性能强的农业作物。眼前,一条宽度有5米的土路却成了上、下游池塘的分界,或正是这条土路把这两口池塘天然地分隔开来,一条大土路的中间早已开挖宽约四五十公分、长约有5米的小沟子。平时,这条小沟总是干干的——没水,然而,这条小沟却在雨季起着重要的作用——排水泄洪。
江南夏天,是一个梅雨季节的江南。平常,只要一下雨,江南可能就会连着下几天,甚至更长一些的时间,这样田地里极易灌存大量的雨水,这就需要及时向沟渠或池塘里排放,否则,田地易涝,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积满雨水的田地便与沟渠或池塘的接合部位的水流,迅速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瀑布”,而正是这些“小瀑布”,常常又引来了池塘中的鲫鱼、鲤鱼、黑鱼等在此处“戏水——打滚——玩耍”!对于排涝者来说,这种情况时常见到,又极易勾起村庄中的人们想着各种稀其古怪的办法来逮住这些鱼的念头及欲望。不过,这种活水中的鱼儿,极难抓住的:一是池塘四周非常陡峭,不易下手;二是活水鱼十分活泼灵巧,除了水的响声,鱼儿听不得其它一点动静,若听有人来,顷刻间,鱼儿窜得无影且无踪。
这次上、下游的池塘排水所形成的水流,不大也不小,沟坝上清澈的水流激起了点点水花,小邦在几十米远就能听见“哗哗”的流水响声儿。他猜想这里应该有鱼——且鱼儿在戏水?!于是,此刻他悄悄地把脚步有意放慢,且向小水沟儿流水声的方向伸出头来,张望了一下,果不其然,只见一个个鲫鱼儿不时地上下翻动着肥胖的小白肚子,这个情景且快速闪进了小邦的眼眸,嗬!一群鲫鱼儿正在一起翻腾着挤兑着嬉戏着!
于是,小邦用眼朝四周围扫视了一下,不远处的田埂上正好有几捆废草团子横七竖八地斜躺在那里。这是一家农户,从田地里□□的一小捆一小捆的杂草团随手丢下的。进而,小邦轻轻地抱起一个小草团,将身子先一点点地朝向下游的方向移去,小心翼翼地堵塞住了下游的流水通道。紧随着,小邦又轻手轻脚地抱起两个稍大一点的小捆草团儿,此刻,他更加小心翼翼,迈步时先用脚后跟慢慢着地,并一点一点地轻轻地放平前脚掌,且蹑手蹑脚地一小步一小步地靠近上游的流水口处,直到快接近上游流水口处时,他以“董存瑞炸碉堡”式的坚决,或以“黄继光堵枪眼”式的果敢,全力以赴且迅猛有力地将两捆小草团死死地堵塞住了上游的流水口。只见几条动作快的小鲫鱼,顺着水势快速窜入上游池塘里逃走了。沟中其余的鲫鱼儿,也就是看见的大部分,乖乖地“举手投降”了。一时间,小邦那胖墩墩的小脸蛋儿,像栀子花开,灿烂极了。
这回一共抓了二十几条鲫鱼,小邦手舞足蹈地一路小跑着返回到家中,妈妈见着,自然高兴。但是,他还得及时赶到学校去上学,否则上学就迟到了。可在他送鱼回家的途中,遇见了好几个同村上学的,见他抓了这么多条鲫鱼,个个眼神中流露出了羡慕与敬佩!然而,他人还没有到学校,他的这次“抓鱼故事”,却早已迅速地在整个学校里传扬开了。一时间,他却成了本村学校里的“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