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晴番外(1/2)
并州城里寒意渐生, 冯宅的两株金橘, 却刚刚结出累累硕果, 在晨光的清寒中, 淡淡的散发着幽香。
杭城罗家的姑娘罗晴与冯家继承人冯步岩的婚礼, 可以算是这个秋天并州最大的新闻, 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新的并州知府上任。
满园的桂花开了, 暗淡轻黄,情疏迹远,醉人的甜香压过了不久之前的浅碧深红, 一院春光。
都说罗家姑娘长得美貌,能力出众,自幼就跟着她祖父走南闯北做生意, 而且作为家里的独生女, 罗晴姑娘单是从她父亲罗羡之那里继承来的庞大产业,就足以让人歆羡不已的了。
罗晴的婆婆冯贞儿是远近闻名的铁娘子, 娶到了这样一位儿媳妇, 可谓是强强联合, 但也有人预言, 一山难容二虎, 这样一对婆媳凑在一起, 有的是热闹瞧呢!
罗晴是很满意冯叔岩的,为人正直温和,对她也无微不至, 只是从温暖湿润的江南嫁到寒风冷冽的北方, 罗晴多多少少有点忐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适应这样的生活。
成亲没多久,罗晴就发现自己纯粹是杞人忧天。
并州城是地处北方,但在冯宅的这一方小天地里,冯贞儿用她的玲珑心思营造出了一片小江南。
罗晴是秋天嫁过来的,天气还只是稍稍有些寒意,冯宅的每个院子里就拢上了地炕火龙,光暖和还不行,屋里每日几次都有仆妇喷水,各个角落都放着湿毛巾,有专门的仆役负责在毛巾干掉之前重新打湿,罗晴这个土生土长的南方女子,都觉得冯宅的冬天简直像把杭城的温暖湿润都搬到北方一般。
罗晴很感激婆婆对她的体贴照顾,可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搞法在冯宅已经延续了十几年了,并不是因为罗晴嫁过来才突然这么做的呀!
罗晴觉得自己有点自作多情,看来婆婆是喜欢江南的气候,才想出这些主意。
“母亲何不去江南过冬呢?咱们冯家在江南多地都有宅子?”罗晴嫁过来几个月,发现婆婆冯贞儿并不似旁人传言中的那般凌厉难以亲近,反而对她十分和蔼,比之她的母亲周氏,更多了些亲切,故而罗晴对冯贞儿也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冯贞儿笑笑:“你以为我真是坐在家里享福的太太呢,冯家大大小小这么事,我若去了江南,家里谁来理事?”
罗晴道:“以前或许不行,如今家里有我和叔岩,母亲何不到处散荡散荡?我娘在杭城也是一个人守在家里,母亲若去杭城做客,你们还可以做个伴儿!”
冯贞儿脸色端凝不动,只是说:“换了地方,只怕我的心更加安定不下来了。”
人老了更加故土难离,罗晴想想也有道理,也就不勉强婆婆,不过她和冯叔岩是不能天天守家待业的,旁的不说,罗晴继承的产业里,江南的茶叶生意现在必须由她自己来打理,她祖父年纪大了,三叔走了仕途,这辈子是不会从商了,二叔做生意的那点本事,能保住他自己的妻儿老小就不错了。
所以转年春天新茶就要上市的时候,罗晴准备与冯叔岩一起回杭城打理生意。
冯贞儿挺支持的,“你先父在时,就是靠经营江南的茶叶生意发的家,他辛辛苦苦创下的这份事业,一定得在你们小两口的手里发扬光大。”
冯叔岩道:“旁的我不担心,只是我与晴儿一走,家里大事小情又得母亲一个人支撑。”
冯贞儿笑道:“这有什么,先前你小的时候,娘还不是一面做生意,一面抚养你吗——放心,你娘还不老呢,你陪晴儿去江南,打理晴儿父亲留下的茶叶生意要紧。”说着,眼中流露出无限温柔。
将要启程的时候,罗晴突然病了,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请了大夫来把脉,竟是有喜了,冯贞儿喜出望外,“大夫,这是真的吗?谢天谢地,我们总算是有后了!”
“我们?”罗晴眨眨眼,问道。
冯贞儿干咳一下,讪讪道:“我们......就是我跟叔岩,我们母子相依为命不容易,如今有了孩子,真是天降喜事!”
“那我是不是就不能去江南了?”
冯贞儿握着罗晴的手,“傻孩子,当然是在家养胎要紧啊!”
罗晴有些遗憾,但是将为人母,也是十分喜悦,冯叔岩安慰她道:“你好好在家歇着,放心,我一定会把江南的茶叶生意打理好!”
罗晴当然放心,只要是罗晴有事,冯叔岩保管比打理他自己的事还要上心。
冯叔岩去了杭城,四处走茶山,访茶家,与茶行掌柜交流,学习经验,开始熟悉自己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茶叶生意,他不眠不休地为茶叶生意奔忙,终于有一天从茶山上不慎摔了下来,摔断了腿骨。
“茶行的销量比去年还涨了两成,只是少爷需要在杭城休养,一时半刻回不来了!”来回事儿的曹掌柜禀道。
“这事儿先别告诉晴儿,她知道了难免担心。”冯贞儿道。
曹掌柜道:“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冯贞儿微抬眼皮:“你都这么说了,自然是打算讲的,说吧!”曹掌柜是冯家的老人儿了,在冯贞儿面前颇有脸面,也十分能说得上话。
“江南的茶行,毕竟是少奶奶娘家的产业,少爷为了岳家的产业付出这么多心血,值吗?”
冯贞儿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既然叔岩选了罗家姑娘做媳妇,就会将罗家的生意与冯家一视同仁。”
冯贞儿端起茶碗,这是端茶送客的意思,曹掌柜当年投资不慎,赔掉冯家一万两银子时,冯贞儿都不曾如此,看来今儿这话是让冯贞儿不高兴了。
冯家的掌柜都是些人精,连曹掌柜都得了这样的没脸,以后谁还敢对在罗家的问题上说三道四!
冯叔岩这边伤还没好,那边罗晴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三个月的孩子小产了,罗晴本就十分难过,又从下人嘴里知道冯叔岩一个人在杭城受了伤,更是好几天吃不下喝不下。
冯贞儿就日夜陪在她床前照顾她。
“你们还年轻,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先把身子养好了才行!”冯贞儿亲自端了一碗燕窝粥喂给罗晴吃。
罗晴见过多少势利婆婆,儿媳妇怀孕时,如同伺候天仙,一旦不慎流产,便会变了一张脸,埋怨儿媳妇无德无福,连个孩子都保不住。可是罗晴小产之后,她的婆婆不但半点责怪也没有,反而对她更加关心。
怪不得当年祖父对她说,总有一天,她会明白,祖父为她选了一门好亲事。
“娘,您里里外外的事这么忙,就别来照顾我了,我自己能行!”罗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