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相(2/2)
菱芳姨母热情地替包子阿娘拿下包袱,拢着两个孩子就往厨房后面去,她一边走一边支使炉灶下烧火的伙计道:“叶三啊,别往灶添火了,赶紧去帮你主人卖胡饼去!”
话音刚落,炉灶后面哧溜一下钻出个灰扑扑的男孩,蒙头蒙脑地就往前头去了。
谷雨感觉陈玉兰娘家那边的亲戚大部分都挺亲切的~
比如眼前这个菱芳姨母,见到包子阿娘简直比见了她自己的亲姐妹还要亲~一行人出了厨房,只见后面是个储物间,叠着些面粉干菜之类的东西,菱芳姨母找了几个凳子给母子三人坐下,又从木框中拿了两个梨削给谷雨和小牛吃。
“菱芳,别忙了别忙了!你快歇歇!” 包子阿娘想着自己是来她家帮忙的,对于菱芳姨母的殷勤招待感到很不好意思。
“玉兰姐,你和孩子们中午吃过了没?”
包子阿娘答道:“吃过了,我们几个刚才在车上吃了些干粮,现在都还饱着呢!”
“来,你也吃个梨子解解渴。”
菱芳姨母望着埋头吃梨的谷雨和小牛,笑嘻嘻道:“我家两个儿子和你女儿差不多大,老大叫大仁,今年十岁了;老二大义八岁,他两个白天都在坊里的学堂念书,不用我多操心~就是小女儿还太小,因为店里忙,这阵子不得已托给别人照看着……现在好了,玉兰姐你来了,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今晚回去就把我的小楚莺抱回来!”
表姐妹俩叙了几句旧话,包子阿娘知道她店里忙,也不好多坐,过了一会范姨丈在前面喊人,包子阿娘二话不说,撩起起袖子就跟着菱芳姨母一块出去了。
陈玉兰在张家本来就是什么活都做惯了的,现在胡饼店里这点活计自然是不在话下:看到卖饼的人多了就去帮忙包扎,看到锅里汤不滚了就去帮忙烧火,生意清闲了就四处打扫……赵菱芳和她丈夫见陈玉兰如此勤快能干,夫妻两个互相点点头,都觉得十分满意。
日落的时候,胡饼店也要打烊了。
长安城内除了皇城宫城,其余城区分为一百多个坊,每一个坊都是单独的小城区,设有围墙。城内夜间禁止百姓在坊外闲逛,一到晚上,大伙儿都各自回家窝着。
菱芳姨母的家就在西市边上的群贤坊里,是一处带有三间大房的小四合院。
到了家里吃过晚饭,范家夫妻两个便与包子阿娘说定了工钱,又在西侧屋打扫出两间空房,给陈玉兰母子三人安排好了住处。
工钱每月五钱银子,吃住全包,工钱就算是纯收入了。
有了固定进账,包子阿娘面上的忧愁也少了许多,谷雨觉得她精神头都比以前好了,白天带着两个孩子出工,晚上回来母子三人有说有笑的,小日子过得比在张家不知舒心多少~
包子阿娘学得很快,不到三个月时间已经把店里要做的活都练的纯熟,菱芳姨母和姨丈两个开始清闲起来。
过了立冬后,天气渐渐冷了起来,出来买胡饼的人也比平日少了大半。
这天上午,胡饼店里只零星来了几个喝面片汤的客人。
包子阿娘站在桌边揉面团,谷雨带着小牛在店门口玩耍,一个邋里邋遢的白胡子老头不知什么时候摸进店里来,眼巴巴地望着包子阿娘炉灶上的胡饼直流口水。
“夫人,行行好给点吃的吧……”老头子开口乞讨起来。
包子阿娘见老人家可怜兮兮的,不由动了恻隐之心,进屋征得表妹夫范明磊的同意后,拿出一个卖相不佳的碎胡饼,切碎了后泡在滚烫的肉汤里端给那邋遢老头吃。
老头明显饿了很久,一碗胡饼泡汤到手,他也不用筷子,竟然嚼也不带嚼的,几乎是一口气吞进了肚子里!
“嗯,好吃!好吃!老夫好久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胡饼啦!……”
邋遢老头吃相十分古怪,吃完后还津津有味地把汤碗舔了个底朝天,谷雨和小牛溜到屋里偷偷看他,老头见了,也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两个孩子。
包子阿娘见老头和两个孩子对视,还以为谷雨和小牛的偷看使这老头感到难堪了——毕竟乞讨食物不是件光彩的事,她于是赶紧替两个孩子向邋遢老头表示歉意:“老人家,真是不好意思,我这两个孩子小,不懂事……”
“无妨、无妨。老夫只是看到两个孩子面相贵极,有些吃惊罢了。”
邋遢老头吃饱之后面上红光焕发,他一边将手中的汤碗递还给包子阿娘,一边笑嘻嘻道:“这两个孩子,一个是清贵之相,将来顺风顺水,肯定有一番大作为;另一个更好,日后必然贵不可言……”
※※※※※※※※※※※※※※※※※※※※
邋遢老头挥舞着汤碗乐呵脸:看相了!看相了!~祖传神奇算命技能!一碗胡饼泡汤看一次,老客户打五折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