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戏假情真(二)(2/2)
母女俩围着常宁这个话题直聊了半个多小时,蒋婷又把坐月子的禁忌翻来覆去给舒晓重复了好几遍,之后约定好常宁满月,就去看舒晓母子,这才把视频挂了。
舒晓从孩子一进门,就开始研究他和常江的长相,就怕他是常江在外头的私生子,她当了冤大头,不过无论她怎么研究也没找出常宁和常江的相似之处,觉得还是验DNA比较靠谱,而且医院还得由她自己找,这样才能确保常江不暗中使坏,才能确保结果的可信度。
常家父母全然不知道常江舒晓背着他们做了什么好事,他们一个帮着带常宁,一个照顾舒晓,每天乐呵呵的,像捡了钱一样,舒晓刚开始每天陷在愧疚中,觉得对不住两个老人家,后来就顾不上了,她不是真的坐月子,可事事都要按照坐月子来,免得穿帮,坐月子不能每天洗头洗澡,她已经不能忍,还要她一天到晚躺床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可真要把她逼疯,原本她对常江极少发脾气,因为心情不好,也就克制不住自己,变得喜怒无常,挨了骂的常江从不顶嘴,能哄就哄,哄不住的时候就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立在舒晓身边任她臭骂,冷静下来后,舒晓觉得有些纳闷,常江怎么就这么容忍她呢?他们做夫妻一年多来,无论她多任性,常江都没有说过她半句,难道真如常江曾经说的那样,爱她爱到骨子里?她还以为他是为了讨好她随口说的,现在看来可能是真的。
舒晓认真审视了一下自己的这段婚姻,一直以来她都是把常江当做堵父母催婚的棋子以及向蒋萤炫耀的资本,从没想过和常江玩感情游戏,不过回想一下和常江在一起的这一年多,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非常好的男人,他体贴,对她千依百顺,换做别的女人只怕早就丢盔弃甲了,舒晓摸了摸自己的心,除了感动,好像没有其他的东西,是因为她还没忘了刘耀么?应该不是,这么多年过去,刘耀在她脑海的印象已经淡忘很多,之所以难以爱上常江,大抵是因为她早已心如止水吧,催眠似的告诉自己,常江爱她是他的事,她没必要对他付出同等的感情,何况她也做不到。
日子再难熬终究会过去,常宁“满月”的那一天,蒋婷一大家人和蒋萤夫妇还有刘母一块去喝孩子的满月酒,蒋婷一见常宁,就爱不释手,蒋萤也想抱抱这个孩子,可又怕舒晓有意见,几次伸了伸手都缩了回去,舒晓看出她的心思,撇了撇嘴道:“想抱就抱呗,又没人拦着你。”
蒋萤欢喜地把孩子接过来,拿出一块长命锁在孩子乌黑明亮的眼前晃了晃,“小姨送你的满月礼物,愿你长命百岁。”
“这孩子真像一块玉做的似的,这皮肤,嫩的可以掐出水来。”刘母凑了过来,夸完常宁后,紧接着感叹道:“时代变了,不流行定娃娃亲,也不流行近亲结婚,否则宁宁和倩倩就可以来个亲上加亲了。”
“定娃娃亲和亲上加亲的习俗完全不可取,一辈子的事不可以这么草率。”蒋萤早已认识到对婚姻草率会有什么后果,她想悔改已经来不及了,唯一能够的就是不让蒋倩重蹈她的覆辙。
刘母闻言定定看了蒋萤一眼,敲了敲自己脑袋,“你说得对,对待婚姻的确要慎重,婚姻不是织毛衣,织错了还可以拆了重织,我真是老糊涂了,胡乱说话。”
“我知道您是开玩笑的。”蒋萤笑了笑,让她别把这种小事放心上。
一大伙人热热闹闹地在酒店吃了一顿,第二天,舒翰夫妻还有蒋萤高国隆他们几人就先回家了,蒋婷夫妻留了下来,陪了舒晓母子几天。
父母走后,舒晓拿了常江和常宁的头发去验DNA,为了保险起见,舒晓不辞辛苦去了外省验,看到报告单上清楚写着常江与常宁确无血缘关系时,舒晓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
虽然不是常宁的生母,不过既然把他领进了家门,舒晓还是会负一点养母的责任的,何况她本来就还挺喜欢小孩子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在相处中建立的,以前的舒晓逛街从来不喜欢有个跟班,更别提一个拖油瓶,每次看到一个妈妈带着孩子逛街,她都觉得这样逛街是做体力劳动,不如不逛的好,有了常宁后,她的心态悄悄发生了变化,觉得带孩子逛街感觉也不是那么差,想起蒋倩已经六个多月,长了牙,会口齿不清地喊妈妈了,又想起蒋萤脸上满足和幸福的笑容,不由得有些期待,从常宁嘴里喊出妈妈这个称呼时她会是什么感觉呢?
常江比舒晓更爱常宁,原本每天都不回来吃中午饭的他有了常宁后,每天中午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回家不是先吃饭,而是抱会常宁,好像常宁是他的命根子似的,刚开始舒晓没在意,以为常江是在父母面前做做慈父的样子,时间久了觉得有些不对劲,常江是真的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