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2)
出来时,已晚霞漫天,夜灯点亮。
两人在廊檐下对坐吃晚饭。
童桐喝一口汤,暖暖的汤汁流进肠胃,她舒服的喟叹一声。
真是美味。
回想这一天,似乎短暂的一晃而过,却又似乎很是漫长——感觉做了很多事呢。
眼下,童桐最惦记的还是赵老太的事。
她的职业病发作,预感赵老太身上有故事。
她喜欢各种各样的故事。
尘子却一时好像不知该从何说起。
想一想,才开口:“小树并不是她的亲孙女。”
童桐来了精神。
果然有故事。
这个故事得从很多年前说起。
赵老太那时还没有这样老,不过,也不年轻了。
彼时叫她奶奶与姥姥的孙女都已有好几个。
不,她并没有儿子。
她只有五个女儿。
她一生努力劳作,努力生育,但命里就是无子。
在如今的社会里,重男轻女者依旧不少,可以想见在她那个年代,她曾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公婆白眼,丈夫责骂,甚至实在恼怒时,还会拳脚相加。
日子一天天过,女儿们长大成人。
其中三个外嫁,留下两个招了入赘女婿。
相应的,外嫁所生的孩子叫赵老太为姥姥,这边入赘所生的孩子叫赵老太为奶奶。
说也奇怪,五个女儿,每胎所生全是女娃。
过年时,一屋子女娃娃遍地跑。
村人笑言赵老太是女娲娘娘。
赵老太那为没有儿子郁郁了一辈子的暴躁丈夫听了,越想越气,竟然早早一命呜呼了。临终时,还瞪着赵老太不肯闭眼。
赵老□□葬完丈夫,仍旧如常生活。
所幸她的女儿们继承她勤劳作风,女婿们也都十分务实,且都算孝顺,她人到晚年,生活过的日渐殷实,顺心。
那一天,她去镇上办事。
回来已是傍晚。
那条路她已走过无数回,风景年年岁岁都一样,除非走累了,她不会停驻。
可是那一天,她停在路边一棵树下。
她看见树下有一只竹篮,白色毛巾覆盖。
打开来,里面躺着一个小小婴儿。
刚刚足月的婴儿不哭不闹,一双眼睛睁的圆鼓鼓,好奇打量这位陌生人。
四目相对,婴儿忽然咧嘴一笑。
赵老太提着篮子回家。
家人全部炸锅。
齐齐整整几十人,外加围观村民,将她家挤的满满当当。
那么多张嘴,争先恐后发表意见:
“你带她回来做什么?”
“这可是个人!”
“带回来谁养?是,我们不是养不起,但我们可没这个时间和闲心养别人家孩子。”
“来历不明的,谁知道有没有什么病。”
“ 再说,你看清楚了,这可是个女娃!“
“我们家还缺女娃?!“
“是个男娃可以商量,女娃没的商量!”
“赶紧送走,哪来的送哪里去。”
赵老太位于人群中心,一直默默无言。直到所有人嘴唇都快干裂,她才说出仅有两句话:
“这是条命。”
“我捡回来的,我养。”
没人知道她那时内心曾有过什么样的想法,她说完,便转身回房,关上房门,为小婴儿洗澡。
门外,是一片喧嚣声。
“疯了疯了。你要养,你养吧,我们可不会管。以后你可别说我们不孝顺。”
“疯了疯了,赵老太,你都那么大年纪了,还养这么个小娃,想哪头哦。”
赵老太充耳不闻。
第二天,她便主动搬到屋角的一间偏房去住,另起灶膛,与那小小婴儿一起生活。
没有文化的她,给婴儿取名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