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2/2)
近些年来已经有些耳背的袁氏,都被赵氏的大嗓门儿给震得耳朵里嗡嗡直叫,“你这嗓门儿!你嗓门儿这么大,去把地里的男人们喊回来!”
“唉唉,好,我这就去。”赵氏笑嘻嘻地答应,就提脚准备去地里叫人。
黎池连忙开口拦住,“二伯母不用跑这一趟,就在家里等着吧,刚回来时遇见好些小孩子,一路上怕是会喊得全村人都知道我回来了。”
跟着黎池去省城跑了这一趟的黎湖,他娘亲苏氏的亲儿子。回来后,他娘第一个冲向的人是小池子而不是他,并且到现在都还没看他一眼,把晾在一边。
站在一旁的黎棋:你三叔我不也一样?习惯了就好。
等家中一众妇女稀罕完了,黎池才插得进话挨个打招呼,“奶奶,娘,大伯母和二伯母,我回来了。”
“唉!奶奶的小池子终于回来了……”
一行人簇拥着黎池,一边说一边往院子里走。“小池子怕是也饿了,老大家的你去做饭吧,把那条鱼烧上!”
“唉,我这就去。”大伯母王氏笑着快步往厨房走。
“老二家的,你去把家里待客的瓜果拿出来摆上,把茶水也烧上,等会儿家中就要来好多客人了。”
“唉,我这就去。”二伯母赵氏声音响亮地答道,然后几步就进了北边的屋里。
“老三家的,你去……你就照顾着我乖孙子吧。”
黎池的娘苏氏得了婆婆的吩咐,更加心安理得地围在自家儿子身边,“小池子,你口渴了没?娘给你去倒碗水?”
都是一家人,黎池也没和他娘客气,她的一腔热烈母爱也要有地方表达出来,“是有些口渴了,那娘给我倒碗水吧。”
黎棋:……
黎湖:三叔,习惯就好了。
在一直被忽视的叔侄二人的心‘凉透‘之前,终于有人注意到他两了。“当家的和大湖,你们两跟着小池子照顾他,也受累了。你们口渴吗?我顺便给你们倒一碗水?”
虽然是‘顺便‘的,但终于有人关心他们了!
“那就劳烦三婶了。”
“嗯,也给我倒一碗水吧。”
……
没有多久,家里的其他人就相继回来了。回来见到面之后,自然少不了一番叙话,表达着各自的喜悦。
除了在族学读书还没放学的黎溏,去县里见同年秀才的黎河,以及今天带着女儿回娘家去了的黎江妻子外,家里人都回来全了。
然后陆陆续续地,家里又来了不少村里的邻里亲朋,如同四年前黎池考中秀才回来的那天一样,屋里屋外都是来恭贺的人。
还没来得及和家里人多说,黎池就又去招待前来道贺的客人,挨个亲手递上几颗饴糖,然后又满脸笑容地谢过他们前来道贺。
邻里亲朋们见黎池依旧热情有礼,说话也是亲亲热热的,完全没有因为考中了解元举人而看不起他们,也就更加高兴了几分,对黎池那真是赞不绝口。
大伯母王氏烧好饭菜,客气地问过道贺的客人吃过饭没,要不要来吃点饭?
客人们都知道这只是客气话,那饭菜明显是给赶路回来的‘举人老爷‘做的,他们也不是那种没有眼色的人,都纷纷说吃过饭了。
于是黎池、黎棋和黎湖,就在众多客人的围观下,一边与他们说乡试的事,一边吃饭,这个时候也不用讲究那套‘食不言‘的规矩了。
热热闹闹一下午之后,在傍晚天擦黑的时候,来黎家恭贺的人这才渐渐散去。
又吃过晚饭之后,一家人才得以坐下来,好好地聊聊黎池的这次乡试。
有关这次乡试的前前后后,黎池都一一娓娓道来。贡院内的那场风寒,瞒是瞒不住的,于是他就简单几句话带过去了。
黎池是几句话简单带过去了,可有黎棋和黎湖两人在一旁补充啊,什么“险些性命之危”、“俭王殿下的救命之恩”、“出贡院时一副形销骨立的样子”……等等。
从这些话里,就能听出黎池这次乡试的惊险。
其他人还好,只觉得心有余悸,叹一声‘幸好‘。
但家中女眷如黎池的奶奶袁氏和娘亲苏氏,听着他们的讲述那真是心惊肉跳,到最后更是眼泛泪光,训起人来时声音都哽咽了。
没错,黎池挨训了,哪怕他成了村中的第一个举人老爷,哪怕他连中四元已经是乡试解元,还是躲不过家中女眷的念叨和教训。
“小池子,奶奶给你说过多少次了:身体最重要,你这个人最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举人可以三年后再考,可命只有一条!”
“你是要娘的命啊!既然得了风寒,哪怕在贡院里出不来,你也应该多休息啊,你定然是不但没休息还惦记着考试!万一没有俭王殿下呢?那你不就……不就出不来了……”
说到最后,苏氏的眼泪‘哗哗‘地直掉,声音也哽着让人听了就心酸。
黎池这下不知道怎么办了。
他前世的妈,是一个能够在地上撒泼打滚的女人,眼泪是说来就来,并不能根据她的眼泪去判断她是真伤心难过,还是在装腔作态。于是这练就了他不为女人眼泪所动的性格,甚至他小时候还没养成所谓男子气概时,也学会了用眼泪去实现他的目的。
但黎池这世的娘亲,虽然一贯温温柔柔的,但却是个柔中带刚的女人,从她与她娘家人的相处中就能窥见一二。黎池很少见她哭,不,这甚至是他第一次见他娘掉眼泪……
因为黎池这世很少见女人掉眼泪,也许是对女人眼泪的免疫力下降了,他现在看着他娘哭、看着他娘‘哗哗‘掉眼泪,一时间就有些懵,不知道要怎么办……
黎池还在为他娘掉眼泪而苦恼着呢,没成想他奶奶也跟着掉起眼泪来!
袁氏的头上青白发丝交错,脸上爬着皱纹,面目沧桑,掉起眼泪来,又更多了几分岁月赋予其中的心酸……
黎池:……
许久不见自家厉害哥哥的黎溏,忽然觉得他哥哥哪怕是考了解元又怎样?别人都说他聪明至极,可他奶奶和娘亲几串眼泪一流,他也照样没辙了!
腹诽完自家亲哥的黎溏,冲他亲哥挺挺小胸膛,然后‘吨吨‘地冲到他奶奶面前,把胖墩墩的身子就往袁氏怀里挤!
“奶奶,奶奶,抱小溏子~”
黎溏比黎池小八岁,今年虚九岁。因为他小时那一头稀黄的头发,而使黎池决心要好好喂养他,之后一直监督着他吃多、吃饱,养到现在已经被养成胖墩墩的模样了。
现在黎溏整个人肉乎乎的,又爱撒娇卖萌,是非常能得老人长辈喜欢的那类小孩子。
以前家中最得奶奶袁氏喜欢的一直是黎池,不过现在看来,他的得宠地位不保啊……
“小溏子,不要闹!你那么重,奶奶抱不了,快下来!”苏氏见小儿子又像麦芽糖一样,在他奶奶怀里黏着撒娇,赶忙训斥。
黎溏这一出,打断了流泪的袁氏和苏氏,之后也顾不上掉眼泪了。
“你个小机灵鬼,就你最机灵!”袁氏点点黎溏的鼻尖儿,然后又训起黎池来:“小池子,你以后可再不能这样了,要好好爱惜身体!什么都没有你身体健康重要!”
苏氏也擦擦眼泪,附和:“你要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这时黎棋插话道,“俭王殿下亲自给小池子取了字,这是多大的恩赏啊,我们以后要记得不要在外面叫他小池子,要叫他和周。”
一家之主的黎镖也点头赞同,“对对,以后也要给村里人说说,记得以后要叫小池子的表字和周。这可是当朝王爷亲自取的字啊,今年过年时是不是要记到族谱里去呢……”
然后一家人又就黎池的表字‘和周‘,开始展开讨论。
而黎和周本人,此时思绪有些恍惚。
—‘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这话虽然说来很浅显,但却是真的有道理。
他前世算是年轻有为了,甚至某种程度上说来是前途无量。可一朝工作过劳,猝死在了办公桌上,也许在他死后能上一次当地社会新闻,讴歌一下他热爱工作、一心为民的事迹。可身后名再怎么光辉,死了终究是死了,什么都没了。
今生现在重来一辈子,他竟依旧没意识到生命和健康的珍贵。
他虽算不上三步一喘的孱弱书生,却也没在运动健身上花费功夫。他这次乡试得风寒,归根结底,其实是他身体不够强健罢了。
想想明年的春闱,北方二三月的气温,比这次八月的乡试要冷得多。到时他能不能坚持下来?若是又一次被冻感冒,他是否还有乡试时的好运?是否还能考出好成绩?
这样想着,黎池觉得必须要在研读赵俭送的那一匣子书,以及练字改变笔迹之外,也要将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抗寒能力和免疫力,安排进计划里来。
……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渣作者手残曾经放错章节了,今天的双更合一大肥章加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