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2/2)
“朕让你捡了吗!”
刘启暴怒的声音吼来,如果换了一般的太监宫女,早就吓得将奏章丢到地上去了。
但来人并没有。
刘启带着情绪抬起头,刚想怒骂时,那来人倒先弓下了腰。
“臣袁盎,拜见陛下。”
袁盎乃是吴国前任的国相,对吴国的事情了如指掌,是刘启将他找过来的。
袁盎在吴国的人脉极广,刘启想重新启用袁盎,好拉拢吴国一批人。
“你先起来吧,朕刚才失态了,不是冲你,你别往心里去。”
袁盎知道刘启的脾气,因此恭恭敬敬的,“臣不敢,不知陛下因何而恼怒,有什么臣能效力的吗?”
刘启皱着眉头,“袁盎啊,你是原来吴国的旧臣,朕想听听你对这次七国叛乱的看法。”
“陛下,臣还是不说了吧,臣的话有些大逆不道,陛下听了后怕是要怪罪臣。”
“哦?”刘启倒被袁盎的话来了兴趣,“你说说看,朕赦你无罪,等你说了之后朕再定夺。”
“陛下臣认为,当今诸侯王叛乱,矛头就指向一人,只要除去此人,叛乱必定平息,陛下也可高枕无忧啊!”
“你说谁?”
“晁错。”
袁盎义正言辞地说道,“此人挑拨离间,使陛下和刘姓诸侯王离心,又借着削藩之势,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势力,才引起了诸王叛乱。
如今,叛军已经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指的就是这晁错,只要将晁错交出去,叛乱必定平息。”
袁盎的说辞,刘启已经听了不下万遍,此时此刻他已经听烦了。
“够了!削藩是朕敲定的,是朕违反了祖宗,难道你们也要把朕交出去,用来安抚吴王刘濞吗!”
眼见刘启生气,袁盎赶紧上前解释,“陛下,臣说的,和其他人说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袁盎一句话,便指出了此事的关键:“陛下,难道您就不考虑您千秋后世的名声吗?
七个国家已经叛乱,后世史书一定会把这个罪名的帽子扣到陛下的头上,陛下纵使有百口,也莫难辨啊!
可是削藩是晁错鼓动的,计划也是晁错提出的,陛下不应该背负这个骂名啊!
如今把晁错推出去,不仅可以让他背这个锅,将陛下摘干净;
而且可以坐实刘濞造反的名号,使众诸侯王师出无名,叛乱没有借口,从而安稳其他摇摆不定的诸侯王的心,一举两得啊!”
袁盎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确实句句说到了刘启的肺管子上。
如今朝中上下齐心协力,一致要求刘启腰斩晁错,再加上现在叛乱四起,打的是“诛晁错”的旗号,刘启就是想保,也没办法将晁错保下来了。
就在刘启艰难抉择的时候,袁盎直接跪了下来,上前狠狠的补了一刀。
“陛下不杀晁错,难道不考虑自己的身前身后名吗?
晁错不死叛乱难平,纵使晁错无罪,可现在舍弃他一人,便可平定叛乱,陛下不觉得这笔买卖来得很划算吗?
陛下若是狠不下心来,难道要把太上皇和陛下苦心经营了两代的基业,拱手让给刘濞吗?”
晁错或许是忠臣,但此刻他的死,已经成为了政治的需要,和忠不忠没有关系了。
……
……
……
沉默了许久,刘启终是下定了决心。
“袁大夫说的是,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朕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对不起这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