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 掌 七七四十九(1/2)
“报,寒潭的冤灵逃跑了!”
“报,太液池的怨灵把螃蟹精给杀了!”
“报.......”
往日庄严的九霄殿,此刻倒成了座阴森的戏台,每个“仙人”都戴着面具。
火神心想:“看来凡间也不会安稳了!”
天君提高嗓门:“众仙家有何高见呀?”
皆是沉默的羔羊。
童子立在神火旁,眸光如蝶翼轻颤,瞥向火神时,见他面容冷若古玉,眉峰凝着千年不化的霜雪。
还是天君又开口问:“火神有何见解?”
“当查明事情的来龙去脉。”火神的声音清泠而沉稳。
紫薇大帝上前一步,广袖拂过鎏金烛台,烛火晃了晃,映得他面具上的纹路如诡谲的符咒。
“祸起转世灵通!”
天君问:“转世灵通?”
紫薇大帝眼中闪过忧光道:“正是!那转世灵通可以招魂冤灵。那怨灵倒是掀不起大浪,最多也是聒噪,要是天君不愿听这聒噪之声,就割了他们的舌头。倒是冤灵就不好对付了。”
“那灵童现在何处?”
“不知所踪!”
此言一出,殿内骤然沸腾。
众仙七嘴八舌议论开来,竟分成了两派。
以紫薇大帝为首的仙家,衣袂翻飞间似有祥瑞之气萦绕,高声主张:
“转世灵通身怀天赐异能,若能诏安,他日必为天界臂膀,助我等稳固三界秩序,此乃顺应天道之举!”
而另一派仙人则冷笑连连:
“灵童之力不受控,留之如养虎为患!”
为首的天将怒目圆睁,手中长枪重重顿地,“与其日后酿成大祸,不如趁其羽翼未丰,格杀勿论,永绝后患!”
两派争论不休,场面混乱。
火神立在九霄殿的丹墀之下,忽觉众“仙家”言语间呼出的气息,似腊月里腐木燃烧的浊气,裹着股腥甜的霉味,直往他的七窍里钻。
他不动声色地运起神识,那神识如同一尾银鱼,在殿内的氤氲中穿梭游走。
往日里,仙气应如春水初生,漫过雕梁画栋,润泽每一寸角落,可此刻,他竟捕捉不到半点清灵的气息。
殿内的光景,恰似一幅被墨汁晕染坏了的古画,色彩斑驳,难辨真容。
那些昔日同饮琼浆,共论道法的同僚,恍若晨雾里消散的幻影,再寻不见半点踪迹。
但见玉阶上,月光碎成了琉璃屑,洒在众仙的袍角,却照不亮他们面具下的神色。
紫薇大帝广袖拂动时,带起的竟不是往日的芝兰香,倒像是深潭里翻涌的淤泥气息。
文曲星似是被抽去了魂魄的枯枝,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殿外的流云徘徊在朱红宫墙之外,迟迟不敢飘进来,倒像是知晓了殿内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只敢远远窥探。
九重天上的日头也变得黯淡,光晕裹着层灰翳,恰似蒙了尘的铜镜,照不清殿中众人神色。
火神立在丹墀之下,眸光忽而微微一沉,如深潭投下石子,泛起细碎涟漪。
他垂在袖中的手指轻轻蜷起,似不经意地朝童子的方向瞥了一眼。
那目光极淡,藏着旁人读不懂的机锋。
童子生得眉清目秀,心领神会。
他撞上火神的视线,当下心领神会,如灵雀般轻盈地踏出半步。
“启禀天君!”童子声音清脆,像新剥的荔枝落进青瓷碗,“我家上神才出关,元神尚未稳固,需得静养调息。特向天君请退,望能恩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