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684章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二合一)

第684章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二合一)(2/2)

目录

虽未见内容,但光看题目,就能感觉到那一股磅礴汹涌的气势!

………………

一个下午,程抱一一直捧着《大国崛起》,从头看到尾,手不释卷。

刚下班就一溜烟地回到家中,一个人呆在书房里,丝毫没有察觉到天色由黄昏转黑夜。

“爸爸,吃饭了!”

程艾兰一边把刀叉摆在餐盘两侧,一边喊了一声。

作为母亲的米什丽娜伯努瓦,端着热气腾腾的洋葱汤,随后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达令”

然而,母女俩的呼唤依旧没有把程抱一喊下来。

程艾兰看懂了米什丽娜伯努瓦眼神的暗示,径自上了二楼,推开虚掩着的书房大门。

就见程抱一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手一刻不停地在一张白纸上,“唰唰”写着。

“爸爸,你又在翻译什么古诗词了”

“不是诗词。”

“那又是经史子集里的哪一本”

程艾兰自言自语着,说自己也有用法文翻译《论语》的打算。

虽然她现在班里的华人学生会说汉语,却对华夏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差不多都快要丢光了。

但出乎她意料的是,程抱一也并不在翻译华夏古代的经史子集。

“这是方言的文章。”

“方言”

程艾兰先是一愣,但很快地反应过来,“是不是就是前段时间,报纸上报道的那个方言!那个夺得金棕榈的《霸王别姬》的作者,那个首次拿到星云奖的华夏作家,是不是就是那个‘方言’”

“除了他,还能是谁呢”

程抱一面带微笑。

“可是他不是在戛纳吗,他的文章怎么会在爸爸您的手里呢”

程艾兰疑惑不解。

“这件事就说来话长了。”

程抱一长话短说,简单地讲了一遍前因后果。

程艾兰错愕地两眼圆瞪,特别是当看到文章上醒目的题目时,整个人不由一愣。

“这……爸爸,他这也太大胆了吧,‘大国崛起’这名字取得未免太恢弘太狂妄了吧!”

“只怕这一发表,会惹来不少的非议,但凡内容出一点纰漏,可就是数不尽的批评和嘲讽。”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在看过这开篇还有‘法国篇’以后,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程抱一不禁感慨道。

“爸爸”

程艾兰很少见到他对一个人的作品如此地赞赏和敬佩。

“真不愧是能写出《枪炮、病菌和钢铁》的人。”

程抱一自嘲了句,“我都差点忘了,他不单单是一名名作家,还是举世闻名的学者。”

越是这么说,程艾兰就越是好奇《大国崛起》。

程抱一会心一笑,把稿子递了过去,“你也拿去看看吧。”

就在父女二人围绕着《大国崛起》团团转时,米什丽娜伯努瓦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餐厅里。

左等右等,就是没等来人吃饭,偏偏丈夫没下来吃,去喊父亲吃饭的女儿上了楼也没有下来。

看着桌上丰盛的菜肴,米什丽娜伯努瓦满脸疑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她也上了楼,往敞开大门的书房里一看,视线中的程艾兰傻愣愣地坐着,一脸的呆滞。

程抱一哈哈大笑,“怎么样”

程艾兰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那喃喃自语道:

“我怎么觉得,我一个在法国长大,学习过法国历史的人,都比不上他了解法国呢”

“没错,他写的内容虽然浅显,科普多于分析,但展现出的观点往往一针见血,鞭辟入里。”

程抱一摇摇头,“只可惜他写到戴高乐就停笔了,颇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程艾兰很是赞同,“是啊,断在哪里不好,偏偏断在这里,简直是如鲠在喉啊!”

“不得不说,研讨会上我见过的所有华夏作家,没有一个有方言这般见地、这般懂法国的。”

程抱一叹了口气,“如果那次研讨会上有他在就好了。”

“爸爸,您也不要难过,机会还有的是,您和方言将来早晚能坐下来一块聊文学。”

程艾兰抓着他的手,不停地安慰。

程抱一一言不发,只是露出一个老父亲般的笑容。

就在此时,屋外传来一阵咳嗽声。

一直不忍心打断父女对话的米什丽娜伯努瓦,终于瞅准时机,见缝插针,大声催促道:

“吃饭!”

此话一出,程艾兰和程抱一一一齐回头,才意识到他们还没吃晚饭呢!

程艾兰猛地站了起来,“赶紧下楼,赶紧下楼,再不下楼,妈妈可就要生气了。”

程抱一连连说“好”,心里想着要抓紧时间把《大国崛起:法国篇》翻译出来。

经过没日没夜的翻译,《大国崛起》的两篇文章统统被翻译成了法语,而且达到信达雅的程度。

克琳娜迪勃瓦拿到了心心念念许久的翻译稿,第一时间并不是直接拿给自己的编辑朋友,而是找了家咖啡馆,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把《大国崛起》看了一遍又一遍。

既能感受到程抱一翻译之优美到位,又能感受到方言所写的大气磅礴。

当即就复印了许多份,除了寄给《世界报》、《费加罗报》等报纸的编辑以外,就是拿着其中的一份复印稿,径自地来到自己工作的电视台,拿给顶头上司看,看能否近水楼台先得月!

抢在其他媒体之前,争取拿到《大国崛起》的制作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