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实验失败(2/2)
他首先想到的是原料的配比。之前按照记忆,采用了树皮和麻为主的原料,但效果不佳。或许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纤维,比如稻草。稻草纤维柔软,说不定能改善纸张的韧性。于是,胡亥叫来福生,让他去收集一些干燥的稻草。
接着,胡亥又思考起舂捣工具的改进。他想起在现代看到过的一些古代水力舂米工具的资料,或许可以借鉴其原理,制造一个水力舂捣设备。这样既能节省人力,又能提高舂捣的效率和质量。胡亥找来宫中的能工巧匠,向他们详细描述了自己的设想,工匠们听后,面露难色,但还是领命而去,开始着手设计和制造。
在晾晒环节,胡亥决定搭建一个简易的烘干棚。他让工匠们用竹子和布帛搭建起一个封闭的空间,在里面放置炭火盆,通过控制炭火的大小来调节温度和湿度。同时,还准备了一些湿布,挂在棚内,以增加湿度。
几天后,福生带着收集来的稻草回来了,水力舂捣设备也初步制造完成,烘干棚也搭建好了。胡亥再次召集众人,准备进行第二次造纸试验。
这次,胡亥亲自调整原料的配比。他将树皮、麻和稻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放入水槽中浸泡。浸泡完成后,放入水力舂捣设备中舂捣。随着设备的运转,原料被舂捣得更加细腻均匀。
接着,胡亥将舂好的纸浆倒入大桶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他拿起竹帘,轻轻舀起一层纸浆,均匀地铺在竹帘上,然后轻轻摇晃,让纸浆分布得更加均匀。
随后,胡亥将竹帘上的纸浆倒扣在木板上,小心翼翼地揭开竹帘,将木板放入烘干棚中。他密切关注着烘干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不时调整炭火的大小和湿布的位置。
经过漫长的等待,纸张终于烘干完成。胡亥紧张地走进烘干棚,轻轻揭下纸张。这一次,纸张虽然还有些瑕疵,但已经比第一次成功了许多。纸张的韧性明显增强,表面也不再干裂。
“成功了!”福生兴奋地大喊起来,众人也纷纷围拢过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胡亥看着手中的纸张,心中感慨万千。从试验失败到总结经验、调整配方和工艺,再到如今的初步成功,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他还要不断改进造纸技术,让纸张真正在大秦普及,为这个古老的帝国带来文化和科技的双重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