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太空利剑(2/2)
“长征九号”的成功发射只是“天宫”计划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龙国航天部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太空站核心舱的最后准备工作。
东部战区航天器装配中心,一个庞大的圆柱形舱体占据了整个主厂房。
这就是“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长约18米,直径6米,重达22吨,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单体航天器之一。
“首长,核心舱所有系统测试完毕,状态良好。”
航天器总设计师吴德宽向前来视察的陈风汇报,“按计划,一周后进行最后的封舱程序,然后运往发射场。”
陈风仔细观察着核心舱内部。
虽然从外部看是一个简单的圆柱体,但内部却是一个复杂的高科技世界。
生命支持系统、能源系统、推进系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代表着龙国航天技术的最高水平。
“环境控制系统采用了新一代分子筛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回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吴德宽解释道,“理论上,三名航天员可以在补给的情况下,在太空站内生活一年以上。”
“能源系统呢?”
陈风问道。
“采用了双重系统。”
吴德宽回答,“主系统是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后面积达420平方米,可提供26千瓦的持续电力。备用系统则是锂离子电池组,可在地球阴影期提供能量。”
随着陈风的深入参观,核心舱的军事属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这个隔舱看起来很特别。”
陈风指着一个明显不同于其他部分的区域。
吴德宽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其他人在附近,低声说道:“那是军事控制中心的雏形。目前只有基本框架,真正的军事设备将在太空对接时安装。”
陈风点点头,没有多说。
“天宫”计划的军事属性在官方文件中从未提及,所有军事模块都以科研设备的名义制造和发射。
“下一步的发射计划是什么?”
陈风问道。
“核心舱发射后,我们将在两个月内发射第一个生活舱。”
吴德宽解释道,“然后是科研舱和第二个生活舱。军事模块将在最后阶段发射,预计整个建造过程需要三年时间。”
离开装配中心后,陈风前往了另一个秘密设施——太空武器研发中心。
这里正在开发的是“天宫”计划中最敏感的部分:太空武器系统。
“首长,这是‘天剑-1’型动能拦截器的原型。”
武器系统主管赵刚向陈风介绍,指着一个小型但外形奇特的装置,“它采用纯动能撞击原理,没有爆炸物,技术上不违反《外层空间条约》对核武器的禁止规定。”
“射程和精度如何?”
陈风问道。
“最大射程500公里,定位精度1米以内。”
赵刚回答,“它可以有效拦截任何试图接近我们太空资产的敌方装置,包括反卫星武器。”
陈风检查着“天剑-1”的各项参数:“机动性呢?”
“这是它的最大优势。”
赵刚自豪地说,“采用了微型离子推进系统,燃料效率极高,允许它进行多次轨道变换。一旦发现威胁,可以迅速调整位置进行拦截。”
随后,赵刚带陈风来到了另一个项目区域。
“这是‘天眼—X’型太空激光系统。”
他指着一个看起来像望远镜的装置,但比普通望远镜大得多,“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敌方卫星进行干扰和瘫痪,而不是直接摧毁。”
“原理是什么?”
陈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