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许公至,甘霖降;除苛政,安民邦——”(2/2)
“若连百姓都要防备,我华夏军何谈‘吊民伐罪’?”
他站起身,解下腰间的玉带钩抛给李俊武,
“去把我的私库打开,取出棉毯和粟米饼,分给带小孩的人家。”
宋明礼抬头望着眼前淋得透湿的身影,忽然老泪纵横。
他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的竹简,双手高举过顶:
“大统领请看!这是老朽抄录的《华夏新政》,自贵军屯驻荆江以来,对岸百姓皆言‘许公治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今我陵都百姓恳请大统领进驻府城,救我等于水火!”
竹简上“均田令”“商税则”等字迹清晰可辨,许子霖指尖轻触竹片,触到几处被泪水洇开的痕迹。
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华夏推行新政时,也曾有老学究跪在宫门前抗议,却从未想过,这些竹简会越过国界,在敌国百姓手中辗转传抄。
“老先生,”
他扶着老人,声音里带着哽咽,
“是我许子霖来迟了。”
说着转身望向人群,提高音量,
“诸位父老听着!三月内,我华夏军必当踏平楚国皇都,还天下一个太平!待战事了结,
我定当亲率工匠来修水渠、建学堂,让陵都的孩童都能读上书,让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白米饭!”
“大统领万岁!”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声,人群顿时沸腾。一名抱着襁褓的妇人挤到前排,将怀中的孩子举过头顶:
“求大统领给孩子赐个名吧!”
许子霖微微一笑,“既然他生在当下,那就叫他太平吧!也希望我们天下太平。”
许子霖伸手轻触婴儿泛红的小脸。
小家伙忽然咧开嘴,露出没牙的笑容,伸手抓住他的指尖。
四周爆发出善意的哄笑,有人开始小声哼唱楚地民谣,却渐渐变成整齐的 :
“许公至,甘霖降;除苛政,安民邦——”
雨不知何时小了些,天际透出微光。
许子霖解下外袍披在宋明礼肩头,亲自扶着老人走向营帐。
周围响起此起彼伏的笑声,混着姜汤的香气,在雨幕中织出一片温暖的云。
赵阔海望着这场景,忽然想起许子霖常说的话:
“真正的胜仗,不是攻破多少城池,而是让百姓愿意为你递上一碗热汤。”
营帐内,火盆渐渐燃旺。
许子霖坐在简陋的木凳上,听宋明礼讲述陵都近年的赋税之重,忽然伸手按住老人颤抖的手背:
“明日我便差人去开仓放粮。至于楚国的苛政……”他目光灼灼,
“待我华夏军统一楚国,自当一扫而空。”
此时雨过天晴,一道彩虹横跨天际,正落在楚国皇都方向。
帐外传来孩童的嬉闹声,几个孩子正在追着一只花蝴蝶跑。
许子霖嘴角扬起,心中已有成算:
或许,是时候让华夏的王旗,插在楚都的城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