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清穿之后我成了 > 第六章

第六章(1/2)

目录

如果说是九妹, 蔚姝压根儿就不会吓到。

正是因为这人是蔚靖远老爷子, 看那样子,好像就是专门在这儿堵她的。

蔚姝先恭敬的叫了声祖父, 才佯无知, 道:“您这是要出去吗?孙儿叫人去准备车马。”

蔚靖远说:“跟我到书房来。”扭头就先走了。

等进了书房, 蔚靖远直说道:“打从练功那天起, 你是怎么答应我的。”

蔚姝老实回答:“再不出去外面花天酒地。”

“那你刚刚都去干嘛去了。”一身的酒气, 这些天也是白练了。

蔚姝倒是想说你都知道了再问一遍有意思吗?嘴上却没敢这样跟老爷子说话,“出去见了个朋友。”

蔚靖远哼了声,显然也是看不上蔚殊的那些朋友。

蔚姝就说了:“孙儿有个朋友是做买卖的, 准备走一批粗粮过庸口关,他怕过不了关, 就托孙儿帮他打点一二,道是事成之后必有重谢。所以孙儿才去找了王弗, 也是不想拿这点小事来叨唠祖父。”

蔚靖远的神色才稍稍好看一点, “这年头谁还跨关口做买卖的, 他做的什么粗粮。”不过还是问道, 只要是吃的东西, 管他粗的细的, 谁都稀罕。

“番薯木薯那些。”蔚姝还是如实说着。

就看见蔚靖远面露不屑,“也就绥国那种穷乡僻壤的地方才会种植这些不入流的东西, 往关内贩卖谁人会稀罕。”

蔚姝当然也是知道现世并不流行吃土豆地瓜这些, 那就是清朝的时候, 地瓜也只是普遍在南方种植居多。后来碰上了灾年, 东北各地连年欠收,才有人提议说地瓜的果腹效果一点不比米面那些差,而且还耐干旱,对身体也是有益处的,这才慢慢在北方各行省推行起来。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单靠朝廷救济也是杯水车薪,所以这些可替代粮食的作物也算是因地制宜的一种自救方法了。

对于蔚靖远会这样认为,蔚姝自然也就不感到奇怪,毕竟这个时候许多人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有心思去琢磨把这些淀粉含量高的东西拿来细加工。可也正是因为这样,九爷这条路子才走的通。所以还说:“买卖人的想法跟我们总是不一样的,大概就是因为想着这些东西没人看得上,所以才来做的。”

蔚靖远便说:“做买卖想赚银子无可厚非,但是这过关可是非同儿戏之事,你若对对方不知根底,这种事少去碰。”

这就是担心借口走粗粮,而实际却夹带了其他什么违禁物品,上面追究起来,蔚家也是难逃责任。

蔚姝心里笑说您孙媳妇要做的买卖,我要是不知根底可就太不像话了。面上却敬畏道:“祖父说的是,孙儿不会鲁莽的。”

说完了这些,蔚靖远才再说:“不日你大哥就要出门了,我的意思是想让你还有蔚柯一起跟着你大哥去学习学习。毕竟读再多的书,也比不过一次上阵的经历。”说着,看了看没有太大情绪波动的蔚殊,“你的意思呢。”

这都已经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还来问她有什么意思。不过这个结果也是让九妹给说着了就是,蔚姝便说:“祖父要是觉得孙儿行,孙儿就一定行。”

蔚靖远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你们也别瞎逞,一切听从你大哥的就对了。”

蔚姝应下了,却还有个好奇之事,“圣人真的答应了祖父的要求。”剁了齐淞肯定还不至于,可这要田要地的也是霸道的很嘛。兖国国君虽然中庸一点,可皇帝毕竟是皇帝,让臣下裹挟应该是会不高兴吧。

蔚靖远心说何止是不高兴,听说他走后摔了一屋子的东西。但也是因为蔚家人有了这个短处可以拿捏,总体上还是开怀的。毕竟功高震主这种事情,皇帝是最忌惮的,你这一有私欲,可不就有把柄捏在他手上了。所以也不能说这一步走的满意不满意,却也是目前唯一能走的路了。

但这些事情,蔚靖远可不会蔚殊说太深。也不过说了句,“这些不是你该操心的事情。”就把蔚殊给打发回去了。

蔚姝回去后,九爷早已经从胡氏那儿回来多时,这会儿都已经在那儿写了两封信封了起来。见蔚姝回来,头也没抬道:“你去见王弗了。”

蔚姝嗯了声,心说你的事业发展怎么能少了我的助力呢。嘴上却反问:“胡氏没有为难你吧。”

九爷说:“有,难道你想找她拼命不成。”混不在意的说着,搁下笔,把第三封信也给封了起来。

蔚姝正在喝茶,差点没喷出来,“可以啊九妹,来,你好好给爷说说她都怎么搓磨你了,爷一准给你报复回来。”

“得了吧,少在这儿给我贫嘴。”把三封信拿到蔚姝面前,“让人把这些送出去。”

蔚姝把信封翻来覆去看了两遍,封的死死的,只看见上面谁谁谁亲啟的字样,“这是要做什么,看起来很神秘的样子,九妹这是准备发什么大招了吗。”

九爷现在都已经懒得再去计较蔚姝这张口闭口九妹九妹的叫他了,不过说道:“发什么大招,这就是往各地询价用的,难道为这还要自己亲自跑一趟不成。”

蔚姝想想也是,就把阿南叫进来,“找锱托帮的把这些送出去。”顺便再丢了一根金条过去。

九爷就在后面碎了句,“败家娘们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