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许卿朝阳 > 讨喜

讨喜(2/2)

目录

廖君茴夹了块茄子给她:“我看你脸色有点白,是不是那个来了?”

“嗯。”

“我那还有红糖姜茶,回去帮你冲一包吧。”

“还是不了,我一想到那味道就犯恶心。”

每次她生理期邢朝阳都会给她冲一杯红糖姜茶,不知道打哪学来的招儿,论坛帖子爆出来后,米奇水杯被她扔在家再也没带来过。

左右她不喜欢红糖姜茶的味道,以前碍着邢朝阳的面子喝下,现在他不好明目张胆“犯案”,她自然乐得轻松。

送走一位邢哥,来了一位廖妹。

余卿佛了。

“行吧,但你觉得不舒服一定要说。”廖君茴放低音量,“痛经这事可大可小,你经常吃止痛药不是办法,不如去看中医调理一下。”

廖君茴比老妈子还操心,余卿却不会嫌她烦或者多管闲事,她享受这种真情实感的在意和关心,至少比和某些阿谀奉承的人相处要好得多。

大概是喝了热粥的缘故,余卿下午的状态好了很多,如虎添翼,恢复了往常的做题速度。

在异常安静的考场内,翻卷子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学生们遭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纷纷感叹大佬还是大佬,脑细胞活跃程度非等闲之辈所能企及。

为期两天的期末考试结束,余卿过起了“起床吃饭做作业睡觉”的寒假模式,计划在放假头几天把作业做完。

邢朝阳在家快活了两天,第三天就被家长安排了一堆兴趣班,行程表满满当当。

据他控诉,从早上八点开始在外奔波,只有晚上九点过后才有机会出来骚扰她。

到了年底还得忙大扫除,备年货,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奶奶请了好几位家政阿姨过来做清洁,忙了两天才把屋子里里外外清扫干净。

庭院内的花骨朵经历了一场肆虐的寒风,身姿依旧挺立,两只小猫脖子上各挂了一铃铛,在花丛间来回窜,刚洗干净的毛发又沾染上灰尘。

余卿支了张小板凳往上站,脑袋不小心撞到挂着的风铃,她嘻嘻一笑,在爷爷的指挥下把春联贴到门框。

春联是老人亲笔题写的“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

余卿每一年的春节都是陪爷爷奶奶过的,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穿新衣,记忆明媚而深刻。

那时候不管身处天南地北,无论工作忙到有多焦头烂额,余樵和杜槿都会在大年三十赶回家吃年夜饭,余涉还曾因妹妹又长大一岁而暗自神伤。

一大家子齐聚一堂看春晚,谈论生活中芝麻绿豆大的琐事,放炮仗,玩仙女棒,边守岁边打瞌睡。

也许是缺乏了对生活的仪式感,在对应的日期做对应的事情变得不再重要,这几年余樵总等到年夜饭开饭前才回来,匆匆吃完饭,又以陪客户的理由提前离席。

谁也没戳穿,哪家客户连除夕夜都出来谈生意?

老人们嘴上说着无所谓,余卿却知道他们对儿孙满堂满怀期冀与憧憬。

余樵将年夜饭视为负担,杜槿困在那个冰冷的房间出不来。

二老剩下的,只有她。

三十这天余卿起得很早,比她起得更早的人是奶奶,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张罗着祭祖用的供品。

估摸东西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余洵、解钰和余渭这一家三口来了,礼品塞满车子的后备箱,讨喜话连连不断。

宅子好些年没这般热闹,奶奶难得不落解钰的讨好,被她哄得眼睛笑眯眯的。

余卿在一旁默默称奇,前几年咋不见他们这么有孝心,余樵不得急死?

果不其然,半小时后余樵也来了,带的礼品比大伯一家还多,唯独客套话比讨喜话说得厉害,绵里藏针,叫人听了怪不舒服。

“阿卿,这里伯母来弄,小朋友出去等吃就好。”解钰做事滴水不漏,较上回进步了不少。

男人们在客厅里喝茶闲聊,谈天说地。余卿可不想去凑这个热闹:“菜弄得差不多了,我给端到供桌上。”

“小渭。”解钰冲外喊,“过来帮你妹妹端菜。”

余卿眉头一皱,而后迅速铺展,没被进来的余渭看到。

少来套近乎,谁是他妹。

※※※※※※※※※※※※※※※※※※※※

宝宝们,六一儿童节快乐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