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口舌之论,汉之荣光(2/2)
谯周见状,语气更加激昂:“汝不见大汉之日,吾等汉之子民皆食饱衣暖,国泰民安。周围宵小之国,皆叩首于汉之天恩,臣服于大汉之威仪。而今魏之境内,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不知钱币为何物,只能以物易物。周围胡虏蠢蠢欲动,时常作乱,民众连果腹之物都难求,更无可穿之衣。你丧父多年,历经艰辛,尚知民间疾苦,为何不倒戈相向,降我大汉?如此一来,你既不失封侯之位,又可施展你的志向与抱负。你若弃暗投明,再无人说你不忠不孝,尚可青史留名,为后世所敬仰。望将军三思而后行,莫要让一腔热血白白流淌!”
谯周的话语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句句都掷地有声,直击邓艾的心灵深处。邓艾本就有口吃之症,此时更是被谯周的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情急之下,结巴的病情再度发作,脸色涨得通红,仿佛随时都会窒息一般。
邓忠在旁,看着父亲如此狼狈,心中怒火中烧。他瞪大了眼睛,紧握双拳,就要冲上去杀掉眼前这个口若悬河的腐儒老头。然而,邓艾却深吸一口气,用坚定的眼神拦住了他。他深知,此时若意气用事,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甚至可能葬送整个战略部署。
谯周说完这些,虽然言辞铿锵有力,气势盎然,但内心却如鼓点般急促跳动。他暗暗担忧邓艾会一时怒起,真的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因此,他目光紧锁邓艾的反应,准备随时应对可能的变故。
邓艾在拦住邓忠的冲动后,眼神冷冽地望向谯周,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哼,你乃腐儒之辈,满口仁义道德,实则空洞无物。我邓艾一生征战沙场,岂会与你在这口舌之上较量?手底下见真章,才是英雄所为!”
谯周闻言,并不慌乱,反而更加镇定地回应:“将军豪情壮志,老朽自愧不如。但老朽有一言,还望将军三思。将军请看,我军城外虽有两万大军压境,而将军亦有两万精兵在手。两军相持,胜负难料。且成都城内尚有数十万无辜军民,他们安居乐业已久,岂愿再遭战火涂炭?将军若能以仁心为上,体恤百姓疾苦,何不三思而后行?莫非将军真的要为了一己之私,将数十万无辜生灵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吗?”
邓艾听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战争不仅仅是兵力的较量,更是民心向背的争夺。成都城内的数十万军民,若真因他的决策而陷入战火纷飞之中,那么即便他最终取得了胜利,又能如何呢?后人会如何书写他的历史?他是否会成为一个被世人唾骂的罪人?
谯周见邓艾沉默不语,心中也暗自思量。他知道,自己的话语虽然犀利,但也需要给邓艾一些思考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