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娶亲(2/2)
其实是她们不知道而已,如今的林家比起一般的大户人家条件也差不到哪去,家中各处生意都做得十分好,每月进账都已过万数,并不是白琉璃口中的假凤凰。
五月二十七日,良辰吉日已到。
林家长子成婚,这回林家是卯足了劲要大操大办,直接在祠堂门前的晒谷场开了流水席,请了所有跟林家有生意往来的、有交情的以及所有村民来吃酒席。晒谷场上开的流水席主要是村民们在这坐着,林家的亲戚客人则单独在林家宅子中又设了酒席。
荷衣在征得族长与里正的首肯后,将红灯笼与喜庆的红绸花从村口一直挂到林家大门口,道路上方则挂满了用棉线穿起来的红丝带,放眼望去红丝带随风起舞,甚是好看。
临水村的村民们早几日便知道今日有流水席吃,便早早把那些嫁出去的女儿、走得近的亲戚朋友们都叫了来,大家看着几乎半个临水村都陷入喜庆的红色海洋中,个个看得是目瞪口呆:“这般办喜事我活了小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见。”
“正是呢,光是这些红带子、红灯笼啥的都不知道得花多少钱了。”
“这林家是真发家了,如今还娶了京城大官家的女儿,说到底还是你们村风水好,不然怎么他林家才短短数年就飞黄腾达了呢?”
......
众人越聊越觉得这是临水村的风水好,不少家里还有闺女的人家都想着将来也要把闺女嫁到临水村来,指不定哪日就也发迹了呢?
三郎早早便带着迎亲的队伍到了县城的宅子去迎亲,正当真·吃瓜群众们在感慨林家这场喜事办得阔气之时,迎亲的队伍便出现在村外的官道上了。
守在村口的林家家仆一见到迎亲队伍,便开始点燃早就摆在道路两边一直延伸到家门口的鞭炮。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孩童们纷纷捂起耳朵听着鞭炮声响。
鞭炮声响起时,坐在花轿里的白玲珑有点被吓到,不过蒙着红盖头的她也不知道外头是什么情况,只知道鞭炮声响了许久,直到自己坐的花轿稳稳地落地好一会才停下。
倒是跟在花轿外头走着的怜儿把外头的情况都看得清清楚楚:比一路上看到的乡村明显富裕许多,比比皆是的青砖瓦房、铺天盖地的红色、把道路两侧围得水泄不通的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与羡慕、林家宅子的气派、林家长辈脸上和善的笑容还有看着有些眼熟的林家姑娘......这一天下来,怜儿只觉得晕头转向的,不过她能确认的是新姑爷家绝不是披着凤凰外衣的麻雀。
整个临水村锣鼓喧天,热闹了一整日。
林家除了在晒谷场上摆了流水宴,还请来临河最火的戏班子足足来唱了一日的戏,直到深夜才散。许多年后,临水村也办了无数的喜宴,可都没有一场能超过林家人这般的阵仗,因此每每说起喜宴,临水村人必提林家。
***
林家,三郎居住的院中,新房内。
房中静悄悄地只有白玲珑与怜儿主仆二人在,自己出嫁时太太为了面上过得去倒是也给安排了不少送嫁的仆人,至于陪嫁的仆人只给自己添了四个十分貌美的丫环,这般司马昭之心真是太过明显了些。白玲珑看着她们就心烦,因而一直没带在身边,所以此刻新房内只有她与怜儿主仆二人。
今日是三郎的大喜之日,自然也来了不少在临河求学时的同窗好友,担心白玲珑在新房内等久了饿肚子,便拜托了妹妹悄悄过去看看,给她送些吃的。
荷衣见三郎这般在意,便笑着应下了:“哥哥放心,我这就叫厨房上些新鲜的饭菜亲自给她送过去。”
三郎还想说什么,不过就被寻他的同窗找了来,便朝荷衣说到:“那便劳烦你去一趟了。”
既答应了三郎,荷衣便带着寒梅到厨房取了四五样精致可口、口味比较清淡的吃食后便往三郎住的院落走去。
才走到新房门口,便看到门外站了四个妖妖娆娆的丫环,荷衣脸色一沉,也不说什么。
林家的仆人站在新房门口的另一边,见姑娘来了,赶忙躬身行礼:“姑娘。”那四个一水儿青葱腰芙蓉面的丫环便知道这是林家的姑娘了,也袅袅娜娜地娇声道:“林姑娘好。”
荷衣斜眼看了她们一眼:“你们是白家的陪嫁丫环?”
打头的丫环赶忙回到:“回林姑娘话,婢子四人是太太配给二姑娘的陪嫁丫头,婢子知春。”
“婢子知夏。”“婢子知秋。”“婢子知冬。”
四个丫环一个比一个娇的模样看得荷衣眉头越发紧皱,这白家什么意思?买一送四?白家什么意思自己管不着,不过进了林家门,要想搞些什么花样,自己才不管她们是谁的陪嫁,一样给收拾了。
不再看她们,示意家里的仆人开门,然后带着寒梅进了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