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临水村(2/2)
摘月也得了一百两银子,她却仿佛捧了个烫手山芋一般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荷衣见她这般模样,笑着说到:“这是摘月姐姐你应得的,一百两银子可能对你们来说算不得什么,不过在我林家,自来就是赏罚分明,摘月姐姐这次劳苦功高,自是你应得的。”
众人都离开了,志远自然是留下来的,他要跟姑娘汇报这次购买粮食的具体情况。
涉及到生意上的事情,只有兰心是能守在跟前的,其他人都十分自觉地退了出去,只留下荷衣与江家兄妹。
志远从怀里拿出详细的册子与购粮剩余的银票呈给荷衣,然后再从旁解释:“去岁男方普遍丰收,虽然我们是开春去买粮食,不过价格相对于咱们临河来说确实有很大差距,加上我们租船运粮回来的成本最后也比直接在临河买粮省下了差不多两成银子。”
荷衣细细地翻看了账本,志远做事稳妥谨慎,每一笔支出都详细地登记造册,看着一目了然。满意地放下账本,问到:“那这批粮食品质如何?”
“品质相比咱们往日采购的还要好些,每袋收回来的粮食我们的人都有细细查验过,绝对没有以次充好的情况。”
“行,账本我再慢慢看,你这两个月也辛苦了,回村里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再说罢。”
***
再说回临水村,虽然林家众人今年以来都不怎么回村里,但是建设村学的事也没有耽搁下来,在宁和村施工期间,荷衣抽空回了趟临水村,与林永壮、林有信等人商议了建造村学之事,二月下旬时村学便已动土开工,如今也已经差不多完成了。
自从家里多了个女先生,荷衣每日就要比往日早起半个时辰学习各种仪态规矩。坐在回临水村的马车山,荷衣靠着软枕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直到马车停到家门口才被柳氏叫醒。
下了马车进了院子后,荷衣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柳氏在后头搀扶着吴氏进来,看到荷衣一副刚睡醒的模样,笑骂到:“坐这么会子马车也能睡着,你这丫头越发懒了。”吴氏知道荷衣今日要回临水村,便也吵着跟了回来,说是在城里住久了闹腾,还是在村里住着舒服。
被柳氏这么说,荷衣吐了吐舌头,笑着说到:“娘教训得是,女儿今后一定勤快点。”说罢还要伸手去接过柳氏身后夏至手里抱着的匣子。
柳氏也就随口这么一说,她也知道女儿每日东奔西走地累得很,说:“家里这么些人,不用你操心这些,赶紧回去歇着吧!”
荷衣也确实还有些困,便俏皮地拎起裙角行了个礼:“那女儿就先去歇息了~”得了柳氏的应允后便带着身边的婢女回到自己院落了,她还要再睡一会才行。
不过荷衣也没睡多久,歇了两刻钟便又起来了,洗漱过后叫了年后便一直留守在村中的竹意过来问话。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村里有没有出什么事?”虽然临水村的人大多数都是比较淳朴的村民,不过该有的防范之心荷衣现在是一刻也不敢轻视。
竹意屈膝行礼后回到:“村子里也来过几拨灾民,看着咱们家宅子气派,也有想打咱们家主意的,不过族长与里正都及时赶来平息了争端,今年村民们手头都比较宽裕,因而凑了些粮食出来给灾民,婢子做主也捐了一百斤粗粮出去。”说到这个,竹意便停了下来,毕竟是她自己擅自做主捐出去的粮,如今只等着姑娘来处置。
荷衣点点头:“这事你做得没错,捐一百斤粮食总比让人把咱们家抢了好。别的还有什么事没有?”
竹意想了想,才继续说:“大房那边桃花儿姑娘带着大老爷的骸骨回来了,说要葬入祖坟,不过被族中长老拦下了,后来是载书公子带着两个弟弟在族长家门口跪了两日两夜,族长才勉强同意让大老爷骸骨葬入祖坟,如今大房那边都在家中守孝。”大燕朝丧葬风俗历来是子女守重孝三个月后方可外出,一年孝期不得入仕、嫁娶。
荷衣听完以后点点头:“只要大房不作妖就行,找人留意着点。别的还有什么事吗?”其实大燕朝的守孝期还算比较人性化的了,只有一年,不然这三年熬下来,估计大房的全都成大龄剩男剩女了。
竹意想了想,说到:“旁的,林有元新娶了个寡妇算不算新鲜?”
小崔氏自从被关起来后,族长便直接把她从族谱中除名,直接做了林有元的主把人休了,没想到这往日被小崔氏吃得死死的林有元居然一转头就娶了新媳妇了!
荷衣听了倒是有些新鲜:“他娶的这寡妇是哪里的?人品心性如何?”
“听赵大娘说是葛家沟那边的,叫葛如喜,今年才不过二十出头,她男人没了好几年,她兄弟就做主把她从那边接回了葛家沟,然后说给了林有元。模样长得倒是齐整,人也爽利,比着小崔氏不知要好上多少。”
“那这林有元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婢子还听赵大娘说那葛如喜前两日还去找了她,说想到咱们家作坊来做工呢!”
“这不着急,毕竟才刚嫁过来,日久见人心,万一也是小崔氏那样的,可得把咱们家作坊祸祸没了。你一会去跟赵大娘说一声,就说是我的意思,别让那葛氏进作坊先。”
“是,婢子明白。”
“嗯,没什么事你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