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越之农家那么辣 > 团年饭

团年饭(2/2)

目录

夏至将簪子小心地收回怀里放着,感觉心口怦怦直跳,这般分量的赤金簪子,她也知道大概价钱,起码能换四五十两银子呢!

抽完奖后,众人又吃喝玩闹了好一阵,直到亥初才各自散去。仆人们将残羹剩饭都收拾完以后,也都回去歇下了。

***

冬日清晨的阳光洒落人间,新的一年开始了。

虽然昨夜闹到很晚才歇下,不过大年初一,怎么着都是要早起的。

今年虽在城里过年,不过林家、柳家与赵家的男丁今日一早便都驾着马车出城回村参加祠堂祭祖了。

只剩一家老小在县城,便先用了早点,然后江婶子就带着下人们来给主家拜年了。

柳氏也早早地准备好了拜年要用到的红包,一两银子一个。

与吴氏端坐在正厅主位上受完礼后,再笑眯眯给来磕头拜年的下人发红包。

众人嘴里说着吉祥的话,得了红包,个个喜笑颜开的,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活各自的事情了。

等到三郎带着小五与赵家的爷孙三人从临水村回来,已经巳时三刻了。家里人齐了,兄妹三人才一同给吴氏、柳氏磕完头,得了红包,然后三郎又带着弟弟妹妹往柳家住的院子去给柳外公夫妇磕头拜年。

柳杨笑呵呵地等几个孩子磕完头,然后给兄妹三人都包了大大的红包,还笑着跟荷衣说到:“往日都是荷儿给我发工钱,今日可轮到我给你发红包了!”

荷衣笑眯眯地接过柳杨的红包,说:“这种事我不介意多拿几个的!”逗得众人乐呵呵的十分热闹。

今年两家一起过年,繁文缛节这一套也是能免则免了,不过该守的规矩也是照样守着。

年初一这一日临河的百姓一般都是在家里头待着,不外出走亲戚,林家也一样。

正厅里,熟悉的砌长城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毕竟大冷天的,去哪都不合适,还是猫在家里打马吊好玩。

不过荷衣倒是跟着三郎一起出去了,兄妹两人到城西安置灾民的地方转了转,看到衙门的人已经在施粥,灾民们脸上的愁苦也消散了许多,有些人还认出了荷衣,笑着跟她打招呼:“林姑娘过年好!”

荷衣也笑着回应他们:“这两日可还好?天气仿佛也没之前冷了。”

其中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笑着回答:“孩子们都穿了姑娘送来的棉袄,暖和着呢!俺们皮糙肉厚的,也没啥问题。”

看着妇人怀里抱着的娃娃还在啃着饼子,瘦瘦的小脸蛋今日也被洗得干干净净的,专心啃饼的样子还显得十分可爱。见到灾民如今也算被安置妥当,荷衣心里也算是松了口气:“过完年,天气就暖和起来了,日子也能慢慢好过起来了!”

许县令这个年也没好好过,大年初一一早也带着人马过来巡视灾民的情况,不过他刚到就发现林家兄妹比他来得还早了。

远远看着跟灾民站在一起说说笑笑的林家兄妹,许县令欣慰地点点头,都是好孩子啊!

此次朝廷下拨的赈灾粮食只有五万斤,大部分都已经运往北疆。临河县只得一万五千斤,虽然不多,不过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再者林家带头施粥后,城内的富户也跟着施了几日粥,虽然年前城外出现几次小的灾民暴乱,不过也很快就平息下去。这般下来,许县令的压力也小了许多。

在灾民安置区逗留了好一会,兄妹俩才离开。

兄妹俩看着天气这般好,便让马夫赶着车先回去,两人慢慢逛着回去。

出了灾民安置区,走过街拐角之后,又是一副热闹祥和的景象:今日是大年初一,街上十分热闹,贩夫走卒熙熙攘攘而过,日头照在人身上也暖洋洋的,街上的老老小小个个脸上都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果然过年能冲淡一切苦闷。

在县衙的大力镇压下,如今城中的物价虽然还有些偏高,不过已经渐渐稳定下来。三郎看着热闹的大街上人来人往,突然十分感慨,说:“为官者,还是要以百姓为重才是!”

荷衣有些疑惑地看了他一眼,问到:“哥哥何出此言?”

三郎微叹一声,才说到:“只是突然有些感慨,我们读书科考,不应该只是为了光耀门楣、平步青云,更要有一颗济世之心才是!”

荷衣有些高兴又有些吃惊地看了看他:“希望等到哥哥为官之时,也依旧能保持这颗赤子之心。”

兄妹俩边逛边聊,不知不觉也就回到家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