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越之农家那么辣 > 再盖新房

再盖新房(2/2)

目录

众人见她油盐不进的样子,心里没着没落,跟被猫爪子挠似的,问到:“那你现在在她们家干活一个月拿多少钱啊?”

赵大娘比出两根手指,众人见她这般动作,有些不相信:“林家才给你开两钱银子?我听说那郭氏一个月都八钱银子了。”

赵大娘笑着揭开谜底:“我是二两银子。”上个月,荷衣将她升做豆腐作坊的管事,现在每个月可以领二两银子薪水了。现在她们一家四口加起来一个月收入也有十两银子,日子比以前好过太多了。

二两!众人倒抽一口冷气!这林家到底在做什么,能赚这么多钱!好几个会来事的妇人赶忙巴结道:“赵嫂子,你看她们还要人不,我干活可利索了!”

众人围着赵大娘,挤破头都想进林家的作坊干活去。赵大娘按照荷衣的话说了:“林家的作坊要人自然是先从咱们自己村先挑,不过荷姑娘也说了,作坊要不了这么多人,不过我们一直要豆子,大家伙家里秋收后都再种一茬黄豆罢,有多少我们要多少,价格就按县城粮店的价格来。”

众人听她这么说,也没办法,只得再说提到:“下次你们要人可一定要叫我们去啊!”

又好说歹说了一番,赵大娘才勉强脱了身。

这厢盖着新宅,另一头荷衣又找人盖了一个最多能容纳五百头猪的养殖场。

看着干净整洁的猪圈,荷衣满足地点点头,家里每天制作豆腐、千张剩了许多豆渣,豆渣正是饲养牲口的好东西,干脆就直接办个养猪场吧。

等新宅盖好的时候,养猪场已经买回来一百头猪苗、十头母猪苗。荷衣又在村中找了三户人家帮忙养猪。

陈老汉一家是当年逃荒来到临水村的,是临水村少数的外来户之一,陈家只有三亩地,却有三个儿子,八个孙子,一家十几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陈老汉看着找上门的荷衣,有些激动地搓搓手:“荷姑娘,您今儿特意上门来是有什么事?”

荷衣坐在陈家为数不多的椅子上,说到:“陈爷爷,我这次来是想请我大壮叔兄弟三人跟三个婶子到我家帮忙干活的。”吴氏说过陈家对她们家也有过一饭之恩,当年林老二刚刚去世,有一次柳氏跟吴氏二人在地里干活,吴氏饿晕过去,正是陈老汉的妻子李氏给了她半个粗馍吃,她才缓过来。这也算是报恩了。

李氏激动异常,这一年多来在林家干活的个个日子都好过了起来,没想到林家这次找上门来是给她们家送福的。赶忙就想跪下:“多谢荷姑娘!”

荷衣赶忙站起来扶住她:“李奶奶,我还得谢谢您,要不是您,我奶奶早就饿死了。”

坐在下首的陈大壮三兄弟也是激动不已,家里人多地少,经常是饱一顿饥一顿,虽然三兄弟时不时出去找点活计,不过也只能够稍微补贴点生计罢了,这么些年下来一分钱都没存下来,反倒是家里娶媳妇还欠着不少外债。

扶好李氏,荷衣又说到:“大壮叔过来干活,我们家自然也不会亏待你们,我先给大家说说活计,你们再看要不要接。”又将养猪场的活计说了一番。

陈家人哪有拒绝的可能,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荷衣笑着让寒梅捧上六匹竹青色的细棉布料:“这六匹料子就给叔叔婶婶都做两套衣裳换洗,在我们家上工的衣裳也是统一的,我让寒梅带着几位婶婶做出来。另外工钱,大壮、二壮、三壮叔你们仨是每人每月五钱银子,三位婶婶是每人每月三钱银子,你们看怎么样?”

陈老汉忙不迭地点头:“我们没意见,荷姑娘您看啥时候上工,他们几个都可以的。”

“这样,我们到里正家先把契约文书签好,今天就开始上工吧。”说罢一行人便往里正家去了。

签好契约,荷衣让志高带着大壮兄弟三人往养猪场去,荷衣让寒梅带着陈家三个儿媳妇往家里走,让她们在前厅把衣裳做出来。

目录
返回顶部